要懂得学佛自己很难的,因为我们在人道,就举个简单例子,因为你是小学生,你没有到中学生,你永远不知道小学生的科目怎么做,你只有到了高中生,你才知道小学的科目原来这么简单。你们刚刚到学校里去的时候,老师问你,一加六等于多少,你要想半天吧;你说你到了高中,你还要想一加六等于几吗?你们现在在人间能解决人间问题吗?菩萨在超出人道的地方,所以他用菩萨的智慧,他解决你的人间的问题,他像玩一样的,就像大学生做你中学生的功课,像玩一样的;但是你在小学里,你就是想不通,所以希望你们在人道要懂得,它没有未来,只是一时的感觉、感悟、自我的存在,有一种感觉好像是我存在的,我有feeling了,我有感觉了,我感觉他对我好了,我感觉我很恨他了,我感觉今天吃得很好,我感觉我活得很舒服,你感觉活得很痛苦。医生跟你说明年你可能身体不好,你要去开刀,你可能会生癌症,你可能一年你就感觉很不舒服,那我要是告诉你们,你们最后的结果我都告诉你们了,你们都会死掉的,你就准备感觉一辈子很痛苦啊!学佛,听懂了吗? 就是要看到未来,你看看自己可爱的妈妈,妈妈这么大年纪了,妈妈很可怜,妈妈会走的,总归要走的,你要想办法不让她走,你们告诉我想什么办法,你们现在有办法……以后我要去问问外面的人,他们就告诉我吃点脑白金,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,要只是一种感悟,如梦幻泡影的刹那间,一个人要面子的时候,脸红得不得了,是不是一瞬间,要什么面子?人家在骂你的时候,没面子了;人家讲你,你这个面子一刹那过了,过了之后有什么,还有什么,你们告诉我,就这么简单,这个世界上,所以,用观世音菩萨手中的净瓶水,经常来洗涤自心,你说:“观世音菩萨,您的净瓶水在哪里,在哪里?”,观世音菩萨给你们讲的话,要叫你们慈悲化解一切灾难,就是净瓶水。你真的再要滴一点,说我要喝到净瓶水,那很简单了,供一供的矿泉水,供完了之后喝喝有用吗?因为他相信它的存在,他相信它的灵验,它会有能量在里边的;你今天不相信,你哪来的能量,对不对?人生就是这样,你要相信观世音菩萨能救你的,一定会救你,内在肮脏的灵魂,你一定要把它去除,你最终会领会到无事无心是自然。无事无心是自然,如果你跟这个人打交道,如果这个人,你问他:“你忙吗?他跟你说我很忙”,这个人会很骄傲,你去看越伟大的人,他越说不忙不忙,为什么?他不骄傲;“哎哟,我忙得”,那可能是下面的人,说我忙得,就是很骄傲,有什么好忙的,无事无心,什么事情都是靠大家的,都有别人在忙,别人帮你忙,每个人都在帮助别人,没有什么事情发生的,心平气和,心静自然如水,你没有心有什么事。 你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你的心事,你要没有心事,你才叫无事,你才会无心,要这样,那么就是自然,因为无是会无非,一个人没有事情就没有是非出来了。你们看看,很多人说:“哎哟,就喜欢看热闹”,邻居出点什么事情,马上就嘴巴讲了,好了,被人家最后听到了,人家跑到你家来敲你门来骂你,无是才能无非,少听少烦恼,多听多烦恼;少说少烦恼,多说多烦恼;少想少烦恼,多想多烦恼,就这么简单,所以告诉你们,一个人不能贪,贪过头了就不行了,什么事情都要随缘,自然是至理,所以要观世间的,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要观你们要看啊,这个世界很苦的,但是比你们苦的人更多了。你就觉得舒服一点,你就不苦了;你要是天天觉得自己很幸福的话,你就是真的会幸福的;你要是天天觉得自己很苦的话,你会越来越苦的;我觉得我很幸福,我觉得我跟你们在一起很幸福。你们记住了,要心中有佛,其实就是有众生,因为你们都是未来佛,所以要告诉你们,得到解脱的智慧就是要看破放下,知道这个世界苦空无常,所以要得到解脱的智慧,念经就是自己明心见性的开始,一个人如果能够念经,明心见性就开始了。 你们要念经啊!你们很多人假修,没用的……你们说菩萨在天上,你们假修,菩萨看见吗?要真修的、真修真得。你对老婆假的好,你以为老婆看不出来;你真心对老婆,老婆是真心对你好的;你真心对孩子好,孩子真的真心对你好。在人间的一些争斗,从原始社会到现在,实际上就是因为业力,你看看,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开始争斗了,一直到现在没停过,所以学佛叫我们要和平,叫我们要放下,叫我们不要跟人家争,不要跟人家斗。我们人间为什么不能摆脱恶性循环,斗了还要斗,只要有机会了,再来跟你搞,就算被你搞了,不开心了,失败了,在公司里,我有机会我再搞你;只要我有机会了,我就搞你。你说说看人这个恶性循环,这种冤冤相报何时了,你们告诉我,你去讲别人好,讲别人不好,褒贬别人,你说对你有什么好处?你讲这个人好的话,你还是叫口吐莲花,你说你讲这个人不好,对你有什么好处?你心里难受,看见这个人就讨厌,你还能有什么好处呢?称赞自己是人的根性,是一个好的,称赞自己可以,不要去讲别人不好;称赞别人好也是你的善根性,如果你去称赞别人,也是好事,但是你去诽谤别人,你就是拥有了劣根性。 所以你们经常跟我说:“师父,你教教我怎么看人?”,用得着教的,如果你交的这个男朋友,交的这个朋友,嘴巴里这个不好,那个不好,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,你说这个人是好人吗?你们告诉我,还要我教吗?我看你们每个人都很聪明,还要我教吗?所以各种争斗,只不过是人在人间为了一点私欲私心,还有就是占有欲。你看小的时候就有占有欲,妈妈经常跟妹妹讲:“妹妹,妈妈再帮你生个弟弟好吗?可以陪他一起玩玩,不要”,自私吧!你看这个人的忌妒心到什么程度了,人有占有欲而产生的争斗,那是轮回,不会停的,所以佛菩萨倒驾慈航。观世音菩萨,佛陀,倒驾慈航,佛陀在天上早就是佛了,他两千五百年(前)到人间来的时候,他把这个佛法带到人间,他告诉我们什么叫佛法,让我们来改变人间的争斗。倒驾慈航,降生人间,所以菩萨对我们永远是苦口婆心,他是为了调伏众生,调伏众生知道吗?调节你们和降伏你们的劣根性和业障。大家都要一起来学把菩萨的慈悲给每一个人,把菩萨的慈悲显化给全世界的人。
24. 有相无相为空相
一心净信,一个心要净信,干净地去相信,你如果信菩萨不干净,你修不好的,干净地相信是什么意思,就是我今天相信观世音菩萨,没有半点私心,我完全相信,观世音菩萨一定会救我的,是这个叫净信。如果观世音菩萨,您救救我,最后观世音菩萨,您听到我声音了吗,菩萨哪会听不到全听得到,你在心里边讲话她都听得见,你看看现在心有灵犀一点通,你们还不知道啊,所以你们不要讲话,你往观世音菩萨面前一跪,菩萨都看得到你,哦,孩子不好,哎呀给他孩子加持吧,你有时候讲都不要讲的,有些人还觉得好像观世音菩萨听不见,对不对,你只有心中叫菩萨可以响,观世音菩萨,哎呀,观世音菩萨,叫这个护法神都开心,因为你是净信,相信观世音菩萨,接下来的事情,求的时候不要太响,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,您救救我啊,救救我,可以,然后接下来,救救我的孩子啊,救救我救救,就讲得轻一点,专心修佛很重要,你别看这四个字,要专心啊,你们有时候学佛不专心,修是什么,修自己的心修自己心中的佛。 有一个故事说,有一个人跟老和尚到庙里去,老和尚你来干吗,他说我来修佛,老和尚我庙里的佛很好,不要你修,修佛是修你心中的佛,修你心中的佛性,要把心安住,心不可乱动,所以有几句话,希望大家要管控好自己的心,叫勿贪奇,心勿贪奇,什么意思,就是不要看见稀奇古怪的东西,很多人就去贪,所以很多人说,哎哟,一看见别人说什么,哎哟,是吗,哎呀,从来没有过,好了,你去贪了,你就贪奇怪东西,你的心会乱动,勿贪多,你们记住了,什么事情多了就出事了,我问你们吃多了,肠胃会出事吧,想多了脑子会出事吧,对不对,拼命地做为了赚钱打工,身体做了太多了身体会出事吗,抽烟抽多了会出事吗,喝酒喝多了会出事吗,生气生多了会出事吗,什么东西一多就不好了,你们记住什么东西都要适中,少一点死不了太多了会出毛病的,钱多了会出事吗,你看很多人有钱被绑架,各种投资最后拿不到会出事吧,然后勿贪灵验邪术,邪术是什么,乱讲,有些人整天乱讲,所以很多人不懂的,你要把人家通过能量传递,把人家往正能量来讲,哎呀看见菩萨了,大家是不是热血沸腾,我们有时候不要幻听幻视,幻听幻视就是听到,哎哟,好像听到了,不要去乱想,听到了就当心一点,幻听幻视,有时候眼睛明明看不见的,哎哟,我看见了,有的时候看见了,哎呀,我看不见,我告诉你,这个人的眼睛都会出毛病,人的耳朵都会出毛病,这个里边包括,人在人间听到不应该听的东西,还有不应该看的东西,都是属于幻觉,人家告诉你说,哎,我告诉你啊,先不要去听他,明白了吗,你这样的话,你不去幻听幻视的话,你就会少听很多的,别人对你的诽谤,还有盲目地迷信。 所以学佛学得好的人不迷信的,你看看你们跟师父学,我不叫你们迷信的,听得懂吗,你看你们规规矩矩学佛,你们爱怎么磕头就怎么磕,我没有统一规定的,哦,你们今天来听师父上课了,全部穿一律的衣服,不要了,心在菩萨这里就可以了,盲信是什么,就是盲目地去相信,明白吗,所以迷信,因为你不迷,你相信,那叫正信,你迷,迷了里边去相信的话,那你就是不是正信,所以理智如果你不迷信,正信会生出,我们人只要是人都会去有所求,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人,实际上都有贪求的一面,明白吗,就是不管你是有钱的没钱的人,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点贪心,你说你有钱的人不贪吗,你没钱的人不贪吗,都贪。 正因为人间有求,而求是无止无境的,因为它会蒙蔽我们的心,一个人要得多了就会蒙蔽我们的心,使我们丢失自性,所以要超凡入圣,超凡入圣是什么意思,我就是不跟“人”一样,贪这个贪那个,我要跟别人不一样,成为一个圣人很干净,我要真心忏悔,要懂得心包太虚,心包太虚是什么意思,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,你的心要包容它,你要它干吗,小的时候,我们跟兄弟姐妹在玩游戏的时候,我要我要,偏要,你现在还要吗,你在学校里的时候,我要这个,我要那个,你现在还要吗,过去的不可得,2019年有很多东西,你们现在要啊,没了过去了就过去了,现在2020年了,听懂了吗,宇宙空相,就是让你得到修悟证道之法,宇宙空相就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,所以一个人要到最后是回归本源,人要善良人不要去害别人,害别人,终有一天会被人家害,人生是空繁华是假,你看开心吗,假的,一会儿结束了,年轻的时候,很多老妈妈你们想想看,你们结婚的时候也是蛮有排场,也是很有面子的吧,哎哟,结婚的时候,小姑娘一个,对不对,老公来迎娶你的时候还不好意思呢,现在想一想是不是空的,你老公在你面前讲了多少甜言蜜语,甜言到哪去了,蜜语到哪去了,人最大的问题。 师父说你们叫幻听幻视,看到也不是真实的,听到也不是真实的,要用真心啊,你不用真心,做任何事情全是空的假的,就是告诉你们繁华是假,其实一个人看起来,哎哟,风光繁华,哎哟,有名有利,只是人生当中的一粒沙,爱我们的人离你而去了,恨你的人,天天还在你身边,天天上班看到不想看的人,天天吃饭看到不想吃的菜,天天看着自己,照着镜子都不想看,我怎么变成这样了,就是这样,你必须要接受现实,因为它最后是回归本源,没有什么都没有,一粒沙,很快地结束。举个简单例子,就像一个画家,他用一生的心血画出了一幅画,这幅画随着时代的变迁,很快地在很多人的赞叹声中,就失去了没了,就像一个人一样的,哎哟,你这个人很好,你这个人,最后开追悼会就是人多一点,所以千万不要在,自己还没结束之前浪费。 你们在墓碑上前面那个数字已经有了,几几年生的有了吗,就缺后面了,有本事谁憋着最后不走,听得懂吗,所以叫你们不要就这么想不通,你想想看人生就这么快,你为什么还要想不通,为什么我的孩子对我这么样,为什么我老公对我这么样,为什么我的家里对我这么样,为什么单位里对我这么样,你去想好了,你想不通,很快你的一生就划上句号了,你想得通你天天开心,好好念经,想通就完了,学佛人要懂得想得开,空的究竟是什么,是什么叫究竟,记住人生的究竟就叫轮回因果,究竟了到底了就是轮回,有什么,你生了孩子,孩子再生孩子,子子孙孙,那是没有穷尽的,你烦恼了,你解决了,又烦了,又解决了,又烦恼,又解决,一直烦到你死都烦不完的,没有一个人会相信,这辈子会烦得完的,对不对,如果一直烦恼下去,那你真的完了,人生短短的几十年的光阴,很快地就失去了,唯有珍惜,珍惜每一天。 因为贪欲在人的思维中已经太多了,贪已经掌握和控制你的心,你们告诉我,哪个人不贪,好了还要好,好了,所以我叫你们要学会,不管碰到什么事情,我够了,我节约一点,我一直培养所有的我的弟子们,你们要学会节约,有钱也不要乱用,因为会把你们的福气用掉的,听懂了吗,不要乱用,吃东西不要剩了倒掉,都浪费的,他今天给了你,你倒掉了,你有业障,你消福,所以有时候你们吃不下了,就跟人家说不要了,我够了,所以师父跟你们讲,要学会不要被人的贪念控制,自己的心要学会不争,不去跟心争,因为贪心、欲望之心、烦恼之心,你不要去跟它争,它这个心就空空如也,就空了。所以学会感恩每一天,珍惜每一天,修行每一天,你才能快乐每一天,要感恩,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一滴,都是菩萨的赐予,就是菩萨给你的,你不要以为啊,今天让你开心也是菩萨给的,给你吃东西也是菩萨给的,给你一个板凳都是菩萨给的,心态就不一样了,要懂得,谁都不要去贪,珍惜现在,有一个理念,就是要懂得,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,所以不要再去贪了,明白了吗,一个人不要被欲望遮住了心,已经所拥有的,你一定要感到知足,你们已经拥有的东西,一定要感到知足,不要一直在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,这个学佛当中叫视有相无相为空,不管今天这个事情,你看见了,听到了,做了,开心了,最后是空的,这个事情,不管别人告诉你是什么事情,你也把它看成是空的,因为这个事情还没有实现,也没有过来,就是来了也会去的,那你什么东西都视为空,这叫空相,有相无相为空相。 因为人间有因果轮回,因果导致了轮回,你说你今天种下这个因,跟别人闹,最后果报来了,打得一塌糊涂上法庭了,接下来你打赢了对不对,打赢了之后他再上诉,是不是又轮回了,你刚刚开心,哎呀,打赢了,他又开始告你了,你说有完没完,是不是轮回,这因果是不是导致轮回。佛陀曾经说过,佛教是无争的,你看看我们是佛法无争的,很多西人都知道,一听说是学佛的人,他就知道你不跟别人争斗的,你看我们不跟别人争的,我们就是正法,师父教育了你们十几年,你看看我什么时候跟你们讲过,叫你跟人家争斗,我永远叫你们要学会,谦让、回避、化解,所以学佛人要无争斗之心,要平衡自己的身心,够了已经很满足了,我很好啊,对不对?你看看还有很多人比我们还苦呢,平衡自己的身心,心量宽广,如果你这个人为金钱,或者利益去学佛法,你绝对没有办法解脱的,你有目的地为了钱,为了名,为了利去学佛法,你没办法解脱的,所以要用无为法解脱,无为法是什么?我做任何事情,我没有自身的利益可赚的,我没有,我就是为众生,那么这样的话,你就没有一切人间的利益,可以把你束缚住。
39. 领悟佛性 觉照佛性
首先,人要了解自我,了解因果,了解人间的一切现象。要懂得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现象、一切事情,就是一个让你明心见性的过程。你们大家想想,如果没有这些,你怎么明心见性?人生怎样来明心见性?就是碰到不同的事情,心明白了,叫明心。“这件事情可以做,那件事情不能做”,见到自己本性了吧?“我要凭良心做这件事情”,是不是本性就出来了?“菩萨不能去害别人的,我们是学佛人”,是不是见到本性了?所以,人间的一切现象其实是一个自我了解自心的过程。自己的心到底是喜欢占人家便宜,还是愿意做什么,这本身就是个了解的过程。 明心见性就是看见自己的佛性。一个人要看见自己的佛性,他就成功了。如果碰见一件事情,妈妈爸爸对你怎么不好,你心想:“我们是孩子,我们不要跟爸爸妈妈怎么样。”那就说明你这个孩子有本性、有良心,你就明心见性,因为你知道养育之恩,“不管怎么样,我们少参与,我们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自在”。你们想想看,这个世界上从家里打到社会,哪个地方,人不是搞来搞去?要是哪个事情你都不买账,到最后你是什么结果?很可怜。 希望大家要懂这些道理,不管做什么事情,内心要清净自在,转化欲望。你们要记住这四个字“转化欲望”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。比方说,今天想多拿一点;今天想多得一点;看见人家得了,心里难受,一定也要多拿一点。好,那你一会儿就会瞋了,就会恨了,一会儿就会难受了,因为别人比你拿得多,你看到了,你很难过。如果你能转化欲望,觉得“我拿到的不知道比他多多少了”,拿自己好的、得到的东西来跟人家不好的比,你心里就会平衡;总是拿自己欠缺的、得不到的东西去跟人家已经得到的东西比,那你永远是在痛苦中。 所以,学佛做人要知道离开痛苦,就是要离开欲望。一个人不懂得离开欲望,就不能转化欲望,就会失去生命智慧的觉照。觉就是感觉的“觉”,“照”就是照耀。想一想,一个人如果有欲望,智慧会没有的。“我要这个”“我不开心,因为他得到了”“因为谁谁谁怎么好,谁谁谁怎么不好”,整天在这种欲望中,你会很难过。所以很多人在郁闷中感觉自己的灵魂慢慢失去了,找不到方向。找不到方向的人就会郁闷,郁闷的人就是找不到方向。忧郁症的人有方向吗?他不知道干什么,整天觉得别人在欺负他、忌妒他,在痛苦中,他能不忧郁吗? 一个人如果忧郁,一定是在郁闷。如果感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,最近不知道做什么了,就是失去了觉照——智慧的觉照,因为你失去了菩萨给你的关照。那么为什么会失去菩萨对你的关照呢?因为你欲望太多,什么都要。要记住,你一旦耳朵听不见佛音,你不想听了,不就听不见了吗?眼睛被虚无假象蒙蔽,好像“这个很好,我得到了;那个很好,我得到了”,实际上都是一种虚无的假象。你在单位里做一个领导,做一个老板,开心得不得了,你能做多少时间?这个换来换去的,世界上一切都会换来换去的。 所以,一个人不要被眼前的“好像我永远会这么管理下去”“我永远会怎么样”“我永远会美丽下去”……很多女孩子长得蛮好看的,永远是这个脸吗?你看看很多老妈妈的脸,现在老了,但是从她的脸上,还看得出她青春的年华,她正在虚度年华。要学佛,不学佛就叫虚度年华。所以听师父的话,要领悟佛法的光芒,要看见佛法的光芒,那就是一切都是虚幻的,它会一直延续下去的。也就是说,你今天拥有的东西可以没有,但是你没有的东西以后也会有。这个不是求来的,也不是偷来、抢来的,是你自己修心修来的。 你看很多人不跟人家争,什么都有;很多人天天争,争到后来都轮不到他。在一个公司里,两个人争来争去,你跑到领导面前去讲他不好,他跑到领导面前去讲你不好,最后领导说你们两个都不是东西,因为领导掌握了你们两个不好的东西,因为你讲他是事实,他讲你也是事实。最后领导就不会让你们两个上,找一个平时不讲话的,老老实实在那里的,“来,你做处长吧。”现在听懂了吗?争斗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好处,除了给你带来精神疲劳、心灵创伤,还能带来什么?带来白头发,带来吃不好、睡不好。 很多人带着希望、带着梦想来到了这个世界,也有人带着眼泪,最后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娑婆世界。告诉你们,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来无常、去无常,快得不得了。有什么用?就是告诉你们,在这个世界上,修行的人知道欲望是空的,是假的,是没有的;不修行的人就会时常幻想,有欲望,整天在想“我发财了,我中六合彩了,我要怎么样,我要怎么样……”在人间杳无音讯的泡沫中,你可能失去了太多太多,你也可能得到了很多,但是最后,一切都消失在空气中,这个就是空。气就像流动一样,气流过了就没有了,所以最后失去在空中。 人不学佛,到了最后,欲望达不到就很痛苦,承受着失去的痛苦。我相信,你们每个人都承受过失去的痛苦,有的人失去了钱财,有的人失去了亲人,有的人失去了工作,还有的人失去喜欢的人、爱自己的人,失去了房子,或者失去了一切。想想看,是不是有痛苦?因为它会消失的。所以,不学佛,你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,永远动着小脑筋,想着自己的事情,你永远不能为别人想,永远不是一个替众生考虑的好人,活在自己的微尘世界中,虚无缥缈。想一想,你们生过病没有?我相信每个人都生过病。你们躺在医院里的时候,看着天花板,你想过什么吗?你想过哪一天你也是这么躺在床上,看着天花板,你拥有了什么?你连家都没了。 想一想,人多可怜,我们人活在世界上根本无法自救的。一件事情发生了,你们有什么办法把自己救出来?不靠菩萨,不好好地念经,你能自救吗?在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你得不到任何的名誉,没有地位,没有钱财,也没有过去,也没有未来,更没有现在。你说一个人死的话,有没有未来?没有了吧。一个人死掉之后,有过去吗?没有了吧。一个人死掉之后,现在还有吗?家、钱、房子,什么都没有了。这就是《金刚经》告诉你们的:过去不可得,未来不可得,现在不可得。讲了半天有什么用?讲了半天你拥有什么?很可怜,为了一句话难受半天,为了一件事情想不通。希望你们要学会怎样来改变自己。
22. 增长善根 远离非非想
要学会忏悔,因为忏悔之后增长善根。你只有把你的恶忏悔掉,你的善根才会成长。也就是说,你的白衬衫必须洗干净,这件白衬衫才能穿;一件白衬衫上有滴墨汁,你怎么穿得出去?佛陀曾经说过:于我法中,若知有罪,而忏悔者,增长善根。佛陀讲,你们跟着佛陀学佛中,如果知道自己有罪,马上忏悔的人,这个人有善根。善根多重要,善根可以化解灾难,一善解百灾。 学会忍辱的话,就不会招致灾祸和忧愁,所以忍耐是一个宝贝。你今天能够忍耐,家和万事兴;你今天因为别人跟你不好,盯住你,你学会忍耐,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;你在单位里忍耐,时间长了,你一定是领导。做领导的人,首先一定是个会忍耐的人,他要解决问题,他必须要学会忍耐,动不动就跳的人他能做领导吗?所以忍之为宝,终始获安。就是说你如果拿到了一个宝贝是忍耐,你从始至终获得安宁。 还有八个字要告诉大家:虽有大福(有的人虽然有大福报),福不如忍。你们记住了,一个人虽然有福气,但是忍不住,福气就没了;如果你忍耐,福就来了。你有福气讨一个好老婆,天天在家里帮你做、弄,对你好得不得了,你有福气吧?你不能忍耐老婆,天天骂她,天天有意见,到了最后老婆撂挑子,不管你了,你福气是不是没了?你如果一直能够忍耐,老婆就一辈子照顾你。所以有福不如忍耐,因为不能忍耐的人很苦,他就没福气了,有苦的人还有福气吗?佛陀说:不毁谤于人,亦不观是非,但自观身行,谛观正不正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们:不要去诽谤,也不要去毁坏别人的声誉,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,也不去看是非;“但自观身行”,你只要管住自己的身体和行为;“谛”就是真谛,“谛观”就是智慧地去看,你才能看到自己行得正不正,叫“谛观正不正”。 学佛人要懂得,做任何事情少求一点,不要去多求,欲望少一点,事情做得多一点,态度好一点,有的话不要去多讲,讲出来的话要仁慈,不要出恶语。现在很多人一出来就讽刺人家,一出来就恶言恶语,一出来就对人家不好。现在的人很敏感,你只要脸看他一下,只要对他稍微讲几句,就是一句没有伤害他的话,他都会往自己身上套。现在看电影都是“本片纯属虚构”。过去我每次开完法会,有很多人跑过来,“卢台长,我真感恩您,这么多人,我知道您就是讲我”,其实我讲的人多呢。 睡眠不能太多,老年人六个小时,中年人七八个小时差不多了。睡得太多的人会昏昏沉沉,爬起来路都不会走,脑子糊涂,不知道身处何方。所以菩萨告诉你们,不要懒惰。 身常行慈,不害众生。就是身体要常常地行慈悲,不要去害别人。害众生包括害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。无形众生——害鬼,很多人去找一些通灵人施法,鬼很可怜,噼里啪啦把鬼打得……你这样不是害众生?你连鬼都害。我们现在对众生、对鬼是什么态度?小房子超度他,我们是客客气气的,不管有情众生、无情众生,全部都不能害他们,包括那些动物。 为别人做事情,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进去,叫纯善。你帮助别人,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到里面,你这个人叫纯善。 不要自赞毁他,你自己称赞自己,不要去伤害别人,不要说人家不好。你可以说你好看,为什么说人家难看?自赞毁他是没道义的。 身常行慈,意常行慈。不但你的身体要做善事,你的意念也要经常行慈悲,也要做善事。在末法时期,不要经常跟恶人在一起。这个人很恶,说“我把我老公怎么样”“我把我老婆怎么样”,这种人你少理他,恶人少跟他接触,你会学坏的。要多亲近善知识。知识是什么?就这个人很有文化水平,这个人的文化水平是善良的,不是愚痴的知识文化水平,所以叫善知识。 佛法是与日月同辉,普救世人的,能让你们心里清净,发起勇猛的弘法之心。 很多现在的话,其实都是一些过去佛法中的话。有一句现在的话叫“群魔乱舞”,这四个字出自于什么典故呢?大家看过《佛陀传》,它里面就有一段。佛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的时候,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来捣乱、扰乱。佛祖不为所动,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。当时佛陀坐在那里,魔王波旬带着那些魔在他边上叫啊、弄啊,就是要扰乱他的心。所以你们有时候心静不下来,就是有魔性,有人捣乱。我举个简单例子,一个男的本来在读书,一群很漂亮的女孩子走过去,在笑,讲话,他的魔性来了吧?你叫他看,马上不知道看哪一行了。是不是把他的心弄乱了,没有分量了?要坐得住的,所以叫“坐怀不乱”。你的觉悟没有到这个境界,没有战胜来自心中的贪欲、欲望。我曾经在讲课的时候说:“如果现在来了比尔·盖茨或者一个有钱人到这里来,你们怎么样?”我就是讲这个比喻,他们明明知道这个是比喻,还是有人摸摸头,好像他来了一样。你想想看,人已经到什么程度了?外界对你的影响太大了。所以你看法师,有的法师怎么练金刚不坏之身的?他在山上练,练得耳朵封掉,眼睛看不见,脑子什么都不想,到一定的程度,叫人家把他送到shoppingcenter[购物中心]里去,他就在那里打坐。外面吵得不得了,人家走进走出,怎么看他、讲他,他都没感觉,就坐在那里,耳朵封掉,眼睛看不见,这种才叫真修,真的有本事。你们现在行吗?所以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。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:我认识你三生有幸。“三生”是前生、今生、来生。所以你们看到这个人很喜欢的时候,说“我见到你三生有幸”,就是我上辈子肯定也认识你,这辈子肯定也认识你,我下辈子还要认识你,因为认识你是我的荣幸,所以三生有幸。 再接下来跟大家讲“魔”。这个“魔”字是什么?过去梵文里,“魔”叫Mara。在中国过去是没有这个“魔”字的,过去中国把这个字翻过来是一个“磨东西、磨豆腐”的“磨”,但是这个字后来慢慢地被改编成扰乱、破坏、障碍,指一切烦恼、迷惑、迷恋,一些修心的心理行为,由此产生构成这个字,它慢慢地里面就变成了一个会动的东西,而这个动的东西就是一个“鬼”。所以这个人想不通,他是思维上进入了魔性——会动了;行为上“我就是想不通,我就是难受”,所以就慢慢地变成魔王、魔鬼、魔界、魔宫。实际上,这么多的魔,它会变化、会动,在你心里造成各种伤害,让你难受、让你痛苦,人家说魔性。
35. 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
世界上有两个人甚为希有,佛经上面讲,世有二人甚为希有,世上两人甚为希有,如优昙花,难可值遇,就是很难遇到优昙花,它不大容易开的,一者不行恶法,二者有罪皆能忏悔,如是之人甚为希有,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,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,是非常难得的人,就像优昙花一样,非常难遇到这种人,那么这个两种人是哪两种呢,一者,不行恶法,这个人从来不做恶事的,这种人很难碰到的,还有一种人,你有罪了,马上就忏悔,那么我们基本上,都是属于第二种人吧,没有第一种人的,第一种人因为在天界,听懂吗,在天界的,有这种不行恶法的,你们已经在三善道的最后一道了,所以有罪要皆能忏悔,如是之人甚为希有,所以一个人做错了马上就承认,这种人就是一个非常希有的人,你看现在人,几个人肯承认自己缺点的,不但,而且,找理由,往人家身上推,这是好人吗,就两个人了,跟老婆两个人了,还找毛病,都是你啊,都是你不好,你早知道怎么怎么,永远有理由的,你有本事做错了马上就说,对不起是我做错了,我改,那么这是好人。 同样一件事,因为你今天许的愿力不一样,你布施者的心不同,你的功德,智慧,果报,都不一样,所以你们今天跪在菩萨面前,到底求什么,你要求你老公好,你老公好了,求儿子女儿好,儿子女儿好了,你自己呢,你不可能求全部的,你要说我要一世修成,你可能一世修成了,当你境界在往上提的话,你说你家里会不好吗,人的一生是由愿行引导的,愿力和你的行为引导的,很重要,愿力和你的行为,如果你今天许愿的方向错误,你今天会走向黑暗,所以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,你的汽车再好,汽油再足,司机再好,你方向走错路了,你有什么用,你方向正确,你就会找到你的目标,你就会找到你的光明,自己的前途,要看你到底找什么的,修行学佛更要发大愿,那么你这个愿力越高,对你的进步就会越大,你说,观世音菩萨,我一定要好好地修,我一世修成,我要想成菩萨,你一成菩萨,你家里是不是有护法神全部保护,你用得着家里六个孩子求六次,爸爸妈妈爷爷奶奶,你要求十五六个了,求一个就好了,求一个,讲两句话,观世音菩萨,我一定要做菩萨,普度众生,请观世音菩萨保佑,我们全家幸福安康,你已经有菩萨的愿了,你说说看,护法神不会照顾你们全家吗,就有人来照顾,有八个字叫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 所以学佛人发心为上,发心很重要,你们每个人都要发心正,一个人正的发心感动天地,过去你看《二十四孝》,对父母亲这么孝顺,感动天地孝子,修行要立愿为先,你今天磕头,你要先要立自己的誓愿为先,所以愿力代表着你的智慧和慈悲,一个人的愿力拿出来,代表着你很慈悲,代表你很有智慧,举个简单例子,你在学校里的时候,我一定要成科学家,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,所以我们学佛人,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发大愿,你一定在你的心灵会契入菩提心,成就一切菩萨的行门,菩萨的行门是什么意思,就是菩萨的一切,包括行为,包括语言,包括思维,叫行门,希望你们好好努力,希望你们慢慢要懂得,救度众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,靠的是智慧。 佛法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奥妙,尤其到了末法时期,人更要有一种很好的心,很好的意,好好地学,因为人生过得很快,一年又一年,一天又一天,过了就没了,你们学到了什么,你们过去做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,你们赚到的那些钱,做的那些事情,能够给你们带来什么,只有救人,好好学佛,你们如果好好学佛法的时候,家里人一生病,一求观世音菩萨就灵了,一给他功德,爸爸妈妈出医院了,你这就叫本事,你这就是有佛保佑你,我要你们修成一求就灵,你最爱的人一生病,一求就灵,你最喜欢的人,一求观世音菩萨,马上身体好,有多少人死的之前跟医生说,医生,我有钱,你什么药都用好了,再贵的药你也可以用,只有菩萨,很多疑难杂症,菩萨都能帮助我们的,希望你们好好学佛,一求就灵,好好许愿,你们不要小看你们自己,等到你们一念经,求谁谁就好的时候,你们多么地法喜,就像师父一样,我能帮很多人求了癌症都没了,我多法喜充满,你们记住了,你们今天种下的每一棵树苗,每一个善事都会发芽的,你们记住,哪有一样东西种下去不会长出来的,你们今天种的善,学佛修心,帮家里人求,帮自己最心爱的人求,怎么不灵啊。
27. 心地无乱自性定
今天好好学佛。 佛性是无始无终的,也是不增不减的。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心好,在自己的内心是一直有的,就叫无始无终,就是说一直拥有的东西,是没有结束的。一个人的良心好会结束吗?不会的。它永远很善良地留在心中,而且在本性中的良心不会增也不会减。一个人做了再多的坏事,最后也会感觉到对不起妈妈、对不起爸爸。一个人再好、再不好,他的善良和佛性都不会在他的本性中去除。为什么叫不增不减、不生不灭?因为本来就有的,佛性本来就有。在两千五百年前,佛陀就说众生皆具佛性,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,有菩萨的本性,所以人是很善良的。不生不灭,没有生出来,也不会灭掉。 学佛人要了悟,要明白,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切都是空的,都是没有的。你自己要“了”,就是把这件事情了断,结束掉。悟,就是能够悟出来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空无常。苦一辈子,最后死了,空了,什么都没有,带不走。整个一生这个过程中就是无常,一会儿有,一会儿没有,一会儿开心,一会儿不开心。 所以,要把佛性融入空性之中。空性就是要明白什么叫“空”,空就是看穿了。很多人说“我看穿了,靠谁都靠不住,靠菩萨”。你看看你们现在很多人,靠到最后靠谁?不是靠菩萨?天天就念经、磕头。靠孩子靠不住的,孩子有自己的事,有自己的家,有自己的孩子,他们也有他们的事情。我们最后身体不舒服、精神上不开心,就是求求观世音菩萨保佑,不是靠菩萨?一求就好了,就是靠到了;一求没有好,继续求。还没靠到,没靠到并不是菩萨没听到你们。为什么?你们就像一个收音机,天线照样在放东方电台的节目,这个收音机接收太差,里面的线圈、电什么都没插好,是这个概念。 要把一切业障消除,过去的事情不能再想,就消业障。很多业障都是过去得来的,没有过去,哪来的业障?因为新的还没造。你们明天准备造点什么业?不造的,对不对?那你们现在的业障是什么时候来的?就是过去的。2019年过了,要把2018年、2017年所有过去的业障全部忘记,消除掉,2020年不要造新业,这样人心就空了。“我一辈子没对不起别人,我心里很空性”,这样就是有分别心也能消除。 分别心是什么?就是看这个人不顺眼,看那个人,“因为他怎么样”……人有分别心的,有的人看见老年人特别尊敬,有的人看见老年人特别不喜欢。老年人看见老年人会相互招呼,年轻人看见老年人“哎哟……”这就是分别。一看这个老年人有钱,马上冲着他这样;一看这个老年人不行了,马上就不理他。不管谁都要达到自性清净——自己本性要清净。如果把人家都看成像自己家里的人一样,那这个人自性、本性就很清净,就不会产生分别心。你看邻居很讨厌,因为他是邻居,不是你家里的亲人;如果隔壁住的这个邻居是你的孩子,你会恨他吗?肯定不一样。所以要去除分别心。菩萨就是叫大家要清净。如果想清净,就不要有分别心。 学佛人要慈悲,要有智慧。慈悲,看人家都很可怜。每个人都很可怜,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承受着一种压力、烦恼和苦难,你要有同情心、慈悲心地去看。其实每个人都像抽烟一样,把烟都吸到自己的肺里去,你去看,两三天不擦桌子的话,马上灰就上去了。希望你们要懂得,要有慈悲心,要有智慧,有智慧的人看别人都很可怜,没有智慧的人看别人都很讨厌。所以希望你们不要看别人很讨厌,多慈悲,然后要自在。自在是什么?要放下过去的事情,人家对我不好、不开心,什么都要放下。自在就能随缘,自在的人什么都无所谓了,“你拿去吧,反正我也不用它”。你们看看现在的人,家里放了很多东西,就算都不用的,叫他送人,他肯吗?家里这个按摩器好久不用了,灰都堆得很多了。“你送给我吧?”“我有时候还要用的。”人不就是这样?“你家里药这么多,胃药、心脏的药……这个很贵的,我的心脏不好,你能给我一点吗?”“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心脏不好?”人就是一个毛病——不喜欢给别人,这样,你就不能在心中成为摩诃莲池(菩萨的莲花池,心里干净)。有些年纪大的人很舍的,“拿去拿去,我不要,这个给你,那个送给你”,他就很大方;但有些人小气得不得了。气量小,实际上还是智慧不够。 诸恶莫作名为戒,什么恶都不要去作,这个人就在守戒。今天做点这个恶,明天做点那个恶,就不叫守戒。众善奉行名为慧,如果众善奉行,什么都去做,智慧就有了。今天帮这个,明天帮那个,什么都去帮别人,这个人有智慧吗?肯定的。为什么?你帮了别人,别人会帮你吗?别人会对你好吗?这不叫智慧?什么恶的事情都不做,是不是守戒?贪也不贪,人家跟你说外面有什么理财产品,可以赚很多钱的,“这个不要,守戒,我不贪”;人家告诉你这个人很恨你,“我不恨,因为恨了之后第一个吃亏的就是自己,因为恨别人我心里难受,不去恨别人”。自净其意名为宝,自己干净自己的意念——宝贝啊。不恨别人,你自己不是像宝贝一样吗? 所以,学佛人不离自性,永远不要离开自己的本性,因为本性善良。为什么会不善良?因为离开了本性,开始恨别人,恨别人会离开自性的。要知道,一切万法——世界上不管什么事情发生,其实皆从自性起用,就是全部从本性开始起作用。善良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善,种了善缘,就会得到善果、善报;如果今天做了不善的,那么就等着恶果、恶报来吧。要戒定慧,守戒,不贪,不恨,不愚痴,不做傻事,那么就定得下来,定得下来的人就会长出智慧。 心地无乱自性定。很多人不管做什么事情,人家告诉他“有钱赚,你去好吗?”“没关系,没关系”,心定得下来,自性很定得下来,“我够了,我也不要贪,这点钱够了,这点事情做做可以了”,那么不增不减菩萨身。你去看,一个人如果从小很天真,最后到年纪大了也是很天真,这个人就是不增不减。我们小时候多天真可爱,每个人都这么纯洁,为什么越大变得越坏?坏不是小时候变的,越变越坏,越变越贪,越变越恨,都是后来来的。怎么会来的?因为学到了人间不好的污泥浊水,红尘滚滚,“他坏,所以我坏。”过去在澳大利亚,有很多移民代理骗了很多留学生的钱,留学生最后跟他讲:“你为什么要骗我钱?”“我最早的时候就是这么被人家骗的。”你说这不是强盗逻辑?被人家骗,你就可以去骗人家?被人家打,你就可以去打别人?家里被人家偷,那么都可以出去偷人家的了?这是什么理论啊?所以要守住自己的本性,“人家坏,我不坏;人家做坏事,我不做坏事;人家骂人,我不骂。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”,这才叫进步。 接下去再跟你们讲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,这句话有原因的,怎么来的呢?首先告诉大家什么叫“三宝”——佛、法、僧属于“三宝”。庙里都有“三宝”,所以就称为“三宝殿”。庙里有佛吗?有佛经吗?弘法吗?“法”有吧。和尚有吗?——僧。在佛教的寺庙中有礼拜,也有供养。很多现在的用词都是这么来的。拜佛、礼拜,西方也有礼拜,所以就形成了礼拜一、礼拜二、礼拜三……“礼拜”就是星期,每一天都要礼拜。“礼”是什么?看见菩萨行礼;“拜”是什么?看见菩萨要拜,叩拜,所以叫“礼拜”。没有事情,很多人就不到菩萨的庙里去;有了事情,就赶紧跑到庙里去拜。所以这句话现在引申为:有事了来求菩萨,没事了就不来求菩萨,临时抱佛脚,要靠你们平时修。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这句话就是从过去学佛人这里得来的。
25. 观心无心 心空境寂
跟你们讲讲《心经》,因为你们天天在念。《心经》里其实有个非常重要的秘诀,就是讲的“心”。《心经》的“心”包括四种力量。第一种力量叫慈悲神力——是观世音菩萨,慈悲的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。你去看,一个慈悲的人可以化解所有的烦恼和痛苦。对人家好、慈悲的话,有一种神力的,叫慈悲神力。《心经》的第二种力量叫智力。大智慧是哪位菩萨?记住了,文殊师利菩萨。《心经》里面有智慧。第三种,《心经》里有一种法力,菩萨都有法力,哪位是法力最大的?是行——大行普贤菩萨。行力就是法力。还有一个叫愿力。哪位菩萨是“愿力”?地藏王菩萨。 你看《心经》的“心”字厉害吧,一个“心”字就会有四种神奇的力量隐藏在里面。经常念《心经》的人会有力量,很强的力量。《心经》就是观世音菩萨叫我们要明心,因为凡夫没有明心,所以烦恼在作业——业力的“业”。烦恼作业之后,就受无边生死苦。《心经》讲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,就是教我们认识自己,“观自在”就是让我们认识自己。很多人不认识自己,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、吃几碗饭、能够做什么,什么都想做,什么都做不好,还牛得不得了。所以菩萨就是让我们观自在,好好地先认识一下自己。自己都不认识自己,怎么能度自己?很多人学佛之后改得了毛病吗?为什么改不了自己?发愿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的,“菩萨,我发愿”,为什么发了愿又违愿?因为不了解自己。毛病已经到骨髓里了,很难改掉,不是跪在菩萨面前说“我要改”就改得掉的。所以,学佛要“观自在”,菩萨要你们自己先了解自己,才能度自己。佛要我们先认识自己,才能认识众生。所以佛度众生。看看自己缺什么就做什么,应该拥有什么,自己就好好去弥补什么,叫应机说法。认识自己,认识众生。 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,于一切法不得自在——在人间的法相中,被世间所有的物欲、人和事所束缚,所以他们不得自在。想想看,你们今天有欲望吗?“我要这个”“我要把家弄好一点”“我要有钱,我要有名,我要有利”“我要孩子好一点”,这都是欲望,所以你们被这些控制住了。我曾经跟你们讲过,你对哪件事情特别感兴趣,你就被哪件事情绑住了。你对孩子要求高,你就被孩子束缚住了。所以很多人就慢慢地离开了菩提心,去观色,就是著色。没有菩萨的心,你去看这个有色世界,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缠扰,那么你就不得自在。 反过来,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,要好好地观自己在人间是不是自在,不能被人间所染著,不得自在。现在的人鼻子一闻香,为香所染,为香所束缚,不得自在;有时候讲话,“哎哟,不能讲错,不要去得罪这个”,被文字所束缚,又不得自在;你的心、触觉,“我这个心难受,我这样说话会对不起自己,觉得良心上过不去”,你被外尘所染、内尘所染,又不得自在。你说说看,你怎么能够“观自在”? 所以菩萨让我们要观心无常,看到自己的心是无常变化的。要观心无心,心空境寂——知道这个心最后可以有,也可以没有。你们睡觉之前,一件很难过的事情本来是想不通的,后来实在疲倦得不得了,最后想想:“管它呢,空掉了,不要去想了,有什么好想的?想了也改变不了,明天再说吧。”空了吗?空了之后怎么样?寂了,睡觉。空了之后睡觉,想都不想了。“有什么好想的?这世界不就这么回事吗?”好了,寂静了。一直保持寂静,到后来涅槃了。打坐的时候两个腿一盘,脑子什么都不想,不是寂静了吗?寂静到最后怎么样了?涅槃了。因为人间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。 很多人观,观不了自己的自在,因为观所有的东西:你观财,会引起自己的贪心;观色,就会拥有色心;观名,会有求名的心。所以叫你们要离境——离开这些境界,到最后要观自己的心,观心无心——观心要观到自己没有心。烦什么?有什么好烦的?人生不就这么回事?无心了,心空了,境寂了。一切法如幻如化——所有人间的一切,都像梦幻泡影一样。当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,你一切法得自在,什么都得自在了。 再跟你们讲一句,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。五蕴是什么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色是什么?看见,眼睛看见颜色吗?受,感受有吗?想,脑子天天在想吗?肚子饿想吃饭,身体累了想睡觉,是不是“想”?行为呢?思维上的行为是看不见的,你如果路过一个银行,脑子里想:“我过去抢一下好吗?”是不是思维当中的行?识是什么?固定的意识,这个意识已经固定了。什么叫“照见”,把它看穿就是“照见”,要用般若智慧来看穿它,因为人是看不穿的,只有用般若智慧。般若不是向外求,而是向你的内心来发现它。你自己心里有五蕴,被五蕴所缠扰,要想让“五蕴皆空”,是不是往心里“照见”?用最简单的白话佛法告诉你们,“照见”就是“看穿”,看穿了这个事情。但是你看不穿的,很多人想不通啊,别人劝了半天,还是想不通;明天再来劝你,“我还是想不通”——你看不穿。所以菩萨叫我们照见自己思维中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全是空的。如果你被五蕴所缠扰,你就不能认识自己。很多人做出来事情,“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?我为什么会做这种……”你就是做了,因为你自私的心让你做了,你不了解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。很多夫妻吵架,他说你自私,你说他自私。 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,实际上这个“深”很重要。大乘佛法这个般若是深的,就称为“深般若”;小乘佛法这个般若就称为“小般若”。“行深”就是要去行大般若——大智慧,就是大乘佛法这个“般若”。要理解《心经》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,也就是说,今天学《心经》,要懂得今天在行大乘佛法的时候,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拥有善根,是不是在深般若中能够去做、去行。能照见五蕴皆空吗?很多人一辈子“照”不见的,死的时候想不通、看不透,“凭什么我一辈子被他欺负?我要走了,我气死了”,很多人真的被人家气死的,他就想不通,他能照见五蕴皆空吗?想不通啊! 五蕴是众生,也是你自己,因为你自己是众生。如果要认识自己,你就在五蕴中。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要懂得,人都是用虚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把人间这个虚妄心、我执心全部去掉,只有把菩萨的心放在心中,才是一个没有贪心的人,才能照见虚空,拥有菩提心。 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必须要空性,要照见自己的五蕴?因为有了五蕴,你就会有烦恼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:看见好的东西想要吗?烦恼吧?感受开心、不开心,难受、不难受,是不是“受”了?受了之后会不会影响你?想蕴,想吗?什么事情想过来、想过去,想来想去想不通,越想越想不通,越不想越要想,不想也没办法,就是想,想到后来想出事情。照见五蕴皆空,你就看见佛陀、菩萨在你心中,你的心中就是净土。看穿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?不跟人家争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?看穿之后,是不是心中拥有净土了?
32. 本性自性亦是空
任何事情无自性,就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动的,就是它本身就是在无常当中,无常的在变化当中,所以叫无自性,我问你们,沙,石头,你说有自性吗,它没有一种本来应该拥有的觉悟性,也叫没自性,所以人为什么说无自性?会变啊,人的肉身到最后根本无自性,为什么,人会老,骨头会断,会酥掉,对不对。 人,四大假合之身,你看看,很多人年轻时候很漂亮,到年纪大,越来越老了,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运动员,到了年纪大的时候骨头酥了,这就是告诉你们什么,就是告诉你们一点,让你们要明白任何事情是假的,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,是因为缘分所生,因缘而生,用无我和无为来发菩提心,什么意思呢,没有自己,也不去为了某一件事情达到目的,有回报地去做,就是拥有菩提心,你说哪个妈妈小时候,照顾自己孩子的时候有目的的,没有目的吧,只是希望把孩子养大,尽自己的一生尽自己的一切,这就是母亲,很多的妈妈真的很傻的,跟孩子经常讲,孩子,妈妈现在这么苦把你养大,以后你大起来要孝顺我,你要养我的,你要对我好的,这个孩子从小就想,反正我以后要养你的,反正我以后要回报你的,对我好都是有目的的。 我也不在乎你对我好,所以我不会感恩你,不要去讲,有什么好讲的,对不对,所以缘来了就发心好好地去做,缘来了,发心,缘结束了,收心,到了最后,你的本性就是空性,因为这个人想穿了,人一辈子不就是这样吗,很多女人结过一次婚两次婚,你叫她再结婚她永远也不会了,她说,我根本不要结婚,所以空性了,想通了想明白了,没意思,对不对,空性,然后空性会断尽了一切伤心的事情,然后你圆满成就了自性和本性,想通了,你看很多出家的法师,他们想通了,所以他们也不要结婚,他们一辈子全放下了,空性了,所以他们的本性自性就来了,所以人间修的确很难,因为有人情来了,一会儿缘分来了,对不对,刚刚说我清修,一看看见一个人特别好看,很喜欢的,是你的缘分,一看看见他之后,我轻修,这个轻是念得很轻的轻,不敢讲了,对不对。 有的时候缘来了,人情来了,人总是视之为春风轻雨,哎呀,很好啊,你看有人来关心我,肯定是上辈子我的缘分,哎呀,说不定是我的贵人,等到两个人谈了没多少时间,生气了,情走了,缘结束了,然后心中增加烦恼,增加了压力,云散了,慢慢地心静了,没了吧,没戏唱了吧,静下来了吧,所以有的时候心静了就不会被缠住,你的情和缘就不会被缠住,人很容易被缘分和感情缠扰的,很可怜的,是真情,是真缘分,很多人在骨头轻的时候,他根本把过去人家对他的好,很多的情,早就忘了,所以我们人不能忘本的,别人帮助过你,曾经你的爱人,曾经你的父母亲,对你好过了,你要经常想到他们来激励自己,知道你今天所有的快乐和悲伤,如梦幻泡影,听得懂吗,一个人一走很快把他忘记了,几年之后你说,哎呀,妈妈过世几年了,哇,有四年了,哎呀怎么这么快啊,你说现在时间快不快,怎么不快,对不对。 你们算算看,你们跟师父学佛的人学了很多年了,你说时间快不快,所以学佛要用心,人生如梦不要去执著,那是一个智慧,一个人盯住自己过去不肯放,那就会让你痛苦,因为过去你很好,你想起来自己不如以前,难过吧,因为过去很苦,你现在想过去,想起来怎么这么苦,是不是又难过了,所以为什么佛经里边叫你们,过去不可得,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去想了,过去好的坏的给你带来的只是痛苦,有本事不要去想过去,好好地把握好你今天,今天听师父讲课,超脱六道,抓住一个今天,胜过你拥有一百个两百个明天,你今天还很苦,你能上天吗,你今天在人间已经开心了放下了,天天快快活活过日子,跟别人平安相处,什么都放得下,你死的时候你也放得下,你当然就上去,你今天什么都放不下,明天仇恨这个,后天贪这个贪那个,你说说看,你今天已经在很苦,你现世已经很苦,你明天会好的,明天好有今天的基础的,你明天能够走上大桥,因为有引桥,你明天能够走到高楼,因为你有楼梯,你连这个楼梯都没有,你明天能到天上去的,你不是痴人说梦话吗,你有本事今天就开心,好的忘记,不好的也忘记,无所谓的,我现在能这样我就很开心。 有个女的不是为了一个男朋友,要去自杀吗,结果跳下去被一个老艄翁把她救起来,救起来之后她说我还要死,这个老艄翁跟她说,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,你这个男人在背叛你之前,你是几个人,一个人,那你现在是几个人,还是一个人,那你现在为什么要痛苦,因为他离开我,对了你大不了就是,返回了原来一样,一个人,你没有什么损失,你一个人还可以再找,你一个人自由自在有什么不好,你想一想你过去一个人的时候,你自由自在吗,自在,那你现在他跑了,他跟你谈恋爱,他控制你一段时间,现在又不要你了,你说你痛苦吗,痛苦,那你现在是不是回到你原来的自在,是的,那你还想死吗,不想了,我们来到人间,来的时候一个人来的,走的时候也没人会陪你走,想通就好了,开开心心的,有什么必要难受,整天自己难看,还要给人家看脸,一个真正快乐的人,我告诉你可以给人家带来幸福的,你家里四五个人,只要有一个人很开心,家里保证气氛被他调节过来,家里如果三个都是忧郁症,你看我,我看你,你看他,你说这不忧郁才难受呢。 一定要开心,过去就是过去,因为过去,菩萨说不可得,因为你过去好的想了也会痛苦,不好的想了更痛苦,那还不如不想,有什么好想的,对不对,今天我想到今天我就开心,我想到今天我就法喜充满,我想到今天能跟你们一样,去救度这么多众生,我就法喜充满,菩萨一定能救你们的,任何毛病都能改好的,谁有毛病改不好啊,我告诉你们,什么毛病都改得好,就是你不想改,你们想改,哪个(毛)病改不过来,哪个脾气改不过来,就是不想改,真的要死了你看看,很多人我抽烟戒不掉,喝酒戒不掉,医生说你生癌症了,你再吃你要死掉的,他不抽了,他不喝了,就是厉害,所以真的要改,什么都改得掉,什么脾气全是虚幻的。
29. 三轮体空真实义
世界上很多人因为世俗,觉得眼睛看得见的都是真的,眼睛看不见的是虚的。实际上佛法界讲,眼睛看到的就是虚的利益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眼睛看得到将来毕业,你想想看,身体不好了,先进医院了,有什么前途?还能赚什么钱?这是虚的。当你拼命地去做啊做啊,做到后来把那些钱赚来了,身体垮掉了,最后没有利益,你就著相了:“为了我的家,为了我的孩子,为了我的一切……”所以,我们学佛人不能著相,不能有著相的观念。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,就叫著相。做事情要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没有利益地去帮助别人,为了众生好,没有自己私下的利益。 要让众生的心无事无相,做什么事情不要感觉到今天要做件什么事,随缘,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。比方说妈妈希望孩子过得比她好吗?爸爸希望孩子过得比他好吗?那就是善心。你们自己有私心的时候,觉得“我要吃得比他好,我要住得比他好,我要穿得比他好”,为什么?私心啊,那么就叫著相。 要让众生放下杂念,知足常乐,没有争执。跟人家争是争不好的,争到后来就是打。打架的开始是争吵,争吵到最后打起来了。夫妻之间,老婆看老公,老公看老婆,先看,看到一句话都不讲,一下子就一拳上来,有吗?开始先吵,先是看不顺眼:“你神经病!”“你神经病!你坏透了!”“啪——”所以,不跟人家争就保护了自己不被人家打,争了就被人家打了。你跟人家争干吗?哪个吵架不是先吵了,后来才打的?包括世界上很多的战争,要和平,就不要去跟人家争。家庭要和睦,夫妻之间就不要争。这就是修心,修心不跟别人争。世出世间法,就是要看到这个世界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——无事。 希望你们要懂得,自己要感觉没有修心,其实就在修心。很多人说“我没做什么好事”,实际上就在做好事。“妈妈,您又做好事帮我们了。”“妈妈没做什么。”“妈妈,您这么累。”“不累,孩子,我一点都不累。”就这个意思。 修心修到后来,烦恼离开,身体干净。烦恼讲的就是思维,身体干净讲的是行为。很多人整天做坏事,贪财、好色,这些都是身体做了很多坏事。要真正地修到自我心中的空间干净——空的。小孩子不会害人,因为他脑子里都是空的。当你修到空了,污染、烦恼这些不好的东西在你心中就没有空间——心无空间,就是你的房间里已经放不了坏的东西,只能放好的东西。所以,人要心不乱,不烦恼。要从内心修出真净——真的干净,才能出现真我,才能拜到真佛。这么坏,拜不到真佛。对人家不真心,别人会对你真心吗?你假的,人家看不出来?你把人家都当傻瓜?这个世界上,你真心,人家就对你真心;你假情假意,人家不会不知道你是假的。所以要修出真——真正的干净,才出现真我,这才是真正的无诤法。真正的修行,实际上是一个累积功德的过程。你们每天做善事累积功德,就在修心。你们的心很宽,就是在自己心中铸造了一个清净的环境和空间。 无相布施要把布施之人、受布施之人、布施之物全部看成虚无的假相,对人家好,要三轮体空。三轮体空就是:没有布施的人,你今天给别人东西,谁给的?不知道;也没有受布施的人,谁来接受你的布施?不知道;布施的是什么?也不去计较。那么你就完全看破这种虚无的假相。就像今天给人家吃样东西,人家吃掉了,你老去讲,那么你心中就不是三轮体空,因为“我给你吃过这个东西,你吃了我这个东西,我给你吃的好月饼”三样东西都在。你送给人家,应该就要忘记。你给人家了,为什么还记着?这叫真给吗?给人家就要忘记,不要等人家回报给你。很多人送了月饼,就等人家最好送一盒还两盒,这就是有相布施。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去看,不要放在心中,叫不住心。送给人家就送给人家,对人家好就好过了,给过就给过了。师父跟你们讲,我们在这个世界中,布施要超出世间的善心。就是说今天对别人好,不要去等他的回报,那才叫真正的善事。你不等他的回报,只管做功德,对他好,对他善良,心疼他,希望度他,那你这个人就有功德。 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都为了弘法利生,帮助别人,那就叫功德。举个例子,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,有一个人说:“老妈妈,我来帮助你。”扶她过去,他只是一个善行。如果这个人是我们的佛友,“我们修心人要尊师重道,要讲孝道,学佛人应该孝顺长辈,把所有的长辈都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”,“来,老妈妈,我扶你过去”,你说两种扶,感情一样吗?一个是把她当成佛友、当成母亲一样对她真心好,当然后者有功德。希望你们要懂得,凡是用心来做一件善事,有功德;如果不用心做一件好事,那就是做一件善事。 要懂得,在善行中还要注意因果。你今天做了一件善事,又去讲别人不好,又去妄语,你会有漏。今天学佛了,功德加强了,过一会儿又去讲这个不好,讲那个不好,有没有漏?漏起来很快的。你们家里应该有过沙漏吧?五分钟的沙漏、十分钟的沙漏,你看它这么小,慢慢地漏,你心里就着急了。你们现在的功德就像这个沙漏一样,很快地十分钟全部漏光了。你要知道,做这点功德多不容易,但是你不好好修,很快全漏光了。所以,一边做功德,一边要有智慧堵住自己所有不好的言论、思维、妄语、行为,全部都要。 每天修心,在修行路上要学会放下自在。放到什么程度呢?无有,“无”就是“没有”,佛法叫“无有”,实际上人间讲叫“没有”。当你完全修到心中没有芥蒂,你就变成空无有,空了、没有了,就见到了你的本性。 “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;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”,这是《金刚经》里的一句话。“当生如是心”,“如是”是什么?我们要发愿,有发愿的心。发什么愿?要度一切众生,“我应灭度一切众生”,我应有这个心来度一切众生,我要把一切不好的全部灭掉,来度一切众生,救一切众生。“灭”的意思就是心中一个都不留,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把所有的众生全部度掉,全部度光,就这个意思。虽然要救度所有的众生,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你救的。菩萨就是告诉你们,不要以为你们很有本事,你们去救人,实际上人家早就是菩萨了。所以师父从来没觉得我来救度别人,你们本来皆具佛性,那是佛陀讲的,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,用不着我救的,只是我帮你们一点化,你们自己明白了而已。就像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,想不通,你跑过去:“你不可以这样的吗?”你说是他自己拥有的吧?也不一定是你教他的,他本来就有这个东西的。所以你“灭度一切众生”,但是没有一个众生是“实灭度者”,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众生是你救的。菩萨这个心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,讲到底,《金刚经》里就讲这个意思。
11. 善法增智慧 佛法亦般若
所以学佛,菩萨就是让我们要知无常,这就是根本智。当一个人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,你还会为一句话去争吗?你还会为一件事情去闹吗?你还会为某一个物质去跟人家抢吗?一切就这么的无常,就失去了。为什么这么执著呢?因为你觉得这个东西是有常的,“我拥有了,可能我这辈子就拥有”。这辈子也是临时的、短暂的,你最后拥有了什么?你们曾经拥有过青春,曾经拥有过很好的工作,或者曾经拥有过很好的家庭,或者曾经拥有过自己很好的身体、自己很爱的孩子,这一切随着无常全部变化了。所以懂得最后的变化,你就得到了根本智。 《金刚经》里面讲的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什么叫“如是观”?看穿吧,就这么回事。“应作如是观”就是就这么回事。我们在人间,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一些名利、财富,而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,也不是钻石,那是智慧。你看很多人一辈子有钱、有名、有利,最后全部失去,因为他没有智慧。 佛陀曾经在《正法念处经》当中说过:“宝物归无常,善法增智慧,世间物破坏,善法常坚固。”这是佛陀经文里讲的。你人间的一切宝贝和物质,到最后全部都是没有了(无常就是失去了)。你如果懂得佛法,懂得行善积德,会增加你的智慧。世间物破坏,世间所有的事物到最后……其实这个“破”和“坏”是两个字合起来,先是破,就像一件衣服一样先是破了,慢慢这件衣服就坏掉了。所以世界上一切的事物、一切的东西都会破坏掉(破了,坏掉了)。一个房子先是破了,最后这个房子倒塌,坏掉;这个人先是破掉了自己的善良、破掉了自己的慈悲,变得越来越自私,最后这个人就坏掉了,叫坏人。所以这个“破坏”是两个字。善法常坚固,“善法”当时讲的就是佛法,越来越坚固。你们什么东西都会坏,你在脑子里的佛法那是永远不会坏的。善法常坚固就是说我今天用佛法来讲,我今天只要行善,一善解百灾。行善是佛法,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坚固。 所以在人间不执著的学佛人,师父告诉你们,就是拥有了初等智慧。也就是告诉你们,这个人间的智慧分成好几等。有的人叫聪明不叫智慧。很会做生意,算计别人,“我今天多赚你”,开心了,以为人家不知道,这叫聪明。实际上当别人知道之后,人家下一笔不跟你做了,你就失去了很多,那么你就是没有智慧;而拥有智慧的人,“我给你赚,我给你多赚一点,我少赚一点,下次你还找我”。实际上智慧跟聪明不是一样,聪明是计量利弊得失的人,智慧的人是会拥有下一次。 太虚大师经常说一句话: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就是你这个人如果做得像菩萨一样,你这个人是名真现实,就是你这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,在现在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好人。那么好人就离佛不远了。佛陀曾经在《阿含经》当中讲过有五种非人。什么叫非人?不像人。非,就是不是,讲得不好听,你不是人——非人。佛陀讲的:应笑而不笑(应该笑的你不笑),应喜而不喜(应该欢喜的你不喜)。你看看人家都在笑,你在边上脸冷冰冰的,你不像个人。应该欢喜,大家都在欢喜,你不开心,你这个人跟人家是不是有距离?应慈而不慈(应该你慈悲的时候你不懂得慈悲),闻恶而不改(听到了恶的东西,知道自己有恶的东西,人家告诉你你这个毛病很不好,知道不好的东西就不改,你这个人不是人了)。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讲,有缺点要马上改的,你不改你就不是人,动物它是不会改的,“狗改不了吃屎”没听到过啊?“猪撞南墙不回头”没听到过啊?你们是人,人为什么不肯改自己身上的毛病?闻善而不乐,听到人家说“这个人很善良,这个人帮助别人”,你不开心的。听到别人说“我去做了个好事”“我们去放生了”,你要快乐;“你放生了,真好,真好”“你去帮助他了,很好,很好”,心里想“我以后有机会我也去做”。你如果听到人家说这个善事、一个好事情你不快乐,你这个人不是一个人。学佛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。人现在的毛病就是一碰到一件事情,首先想一想“跟我有关系吗?我能获到利益吗?我没有利益的我不干”,那就是为自己活着。人活着应该利益世间一切众生,要必须断掉一切非法之想(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想法)。就像一个老伯伯,年纪这么大,去度一个小女孩,度到后来想动什么坏脑筋,那你就叫“非法之想”,而且是利用佛法在做“非法”。 要心无贪著,一无罣碍,平等说法。平等说法是什么?就是像你们在下面打电话的人,要平等说法,不管她(他)是老妈妈、老伯伯,一律平等说法。所以接电话的人他的素质很重要,你讲得好,救人家一条慧命。恒为一切,“恒”就是永恒长久,去做一切弘法的事情,不分贵贱,正知正见。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识、正确的见解。师父叫你们一定要正确,正知正见。 佛法是一盏明灯,它照耀着我们的心中,也是我们人类的救星,所以没有佛法的人等于没有找到救星。希望你们要找到救星。
7. 以众生心为己心
师父叫你们要学会控制自己。万一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?控制不住自己想发脾气的时候,刚刚跟你们说保持身口意清净,什么意思?想发脾气的时候,身体不要动,你就不会冲动;嘴巴不要讲话,你就控制住自己了;意念不要乱想,不管他骂什么,对你怎么样讲,脑子干净,不要去想;嘴巴不要讲话,憋住。任何行为都不要有,你就是慢慢地在化解恶缘。要用自己最大的勇气去面对和超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。“凭什么?”这个世界,你知道什么叫有理,什么叫没理?这个世界,你知道什么叫你认为有道理,别人没道理?全是为我所用。当你觉得有道理的时候就有道理,当你觉得这件事情没道理的时候,可能就是没道理。所以你们要学会控制自己身体上的毛病,修出身心的光明点。光明点是什么?正能量。当你恨这个人的时候,你要想想,他曾经也帮助过我;当这个人对你不好的时候,你要想想,其实我们都是手足同胞。这就是你的光明点,你才能用慈悲心来学会包容众生。要包容别人,如果你的母亲做错事情,你会原谅;如果你的孩子做错事情,你会原谅。为什么同样一个跟你母亲一样大年纪的人,他做错事情,你不能原谅他?为什么一个跟你孩子一样大小的年轻人,他做错事情,你不能原谅他?这就是不懂得包容众生。 所以在人间善恶中才能提升自己,因为你在善良当中知道什么叫善的,你会改变;在恶的事情当中,你也知道什么叫善的,你以后也会改变。当你改变了,你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境界。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,可能你永远陷入在家庭的争吵当中。你觉得你每一句话说得都有道理,你已经陷入在贡高我慢之中,随之而来的就是我执,“我对的,我永远对的,没错过”,所以你就永远不能自利利他。因为你的执著,你根本帮不了别人。要以众生之心为己心,人家怎么想,你怎么去帮助别人。能够让别人开心是你的快乐;能够让别人安心,那是你的责任;能够让别人幸福,那你一定非常地满足。人要学会这样。 以众生之心为己心,你才能自利利他。在佛教界经常讲,要学会尊师重道,视师如佛。为什么要视师如佛?有道理的。你首先要知道你自己师父的道德。这个师父,你愿意跟他学的,好,你跟他学;如果你今天视师如凡,你觉得你的师父像凡人一样,你必定会寻找师过,叫“必寻师过”,你就会整天找师父这个地方不对,那个地方不对,然后由此轻法。过去在庙里,很多小和尚对自己的师父视师如凡,觉得他像凡人一样,你肯定寻找他的过失,对不对?这个时候,你就会从师父这里学不到好的东西。由此轻法,也就是说你开始不尊重佛法,容易走偏。济公活佛在人间这么除恶扬善,你看看有很多人,他们不尊重他,“他不像师父”。你不了解。你不了解八万四千法门条条大路都能通佛海,所以你轻法,你轻视师父,自障成就,你自己的障碍就开始成立了。“就”,就是已经有了,成就。 过去讲,常想师父的功德,你自己会有功德。“我师父很好,经常在做功德”,所以你自己也会有功德。佛法界讲“常念众善,己念亦善”。你经常想到别人的善良,你的念头一定很善良。你的嘴巴里经常说人家不好,你说你的意念会好吗?你脑子里想的都是别人的不好,你脑子里装的不就是不好的东西吗?很正常的一个概念,对不对?“常念众恶,己念必恶”。一个人脑子里整天想着别人恶的地方,别人不好,你自己的念头必定是恶的。佛经上讲的。所以经常思善,这个人会行善。“常思行善,己必有善”,自己必定心里有善良。 今天师父跟你们讲,经常想着你师父的功德,你会得到三宝的加持,因为你们跟着师父学,你们经常想“我们的师父有功德”,你们自己会得到三宝的加持。三宝的加持力非常厉害,所以为什么师父跟你们说尊师重道特别重要。我举个简单例子,你去读书,你连给你上课的老师都不尊重,你说你能上得好课吗?所以尊敬师父,三宝进入。古时候庙里一个小和尚,一个沙弥,他尊敬自己的师父,“佛、法、僧”三宝就在他心中。我问你们,尊敬师父为什么三宝进入?很简单,佛、法、僧。视师如佛,师父心中有佛吗?有。你尊敬师父,你心中有佛。师父是不是执法人?他在教你们学佛,教你们懂得佛法,是不是佛法有了?以身作则、守戒的师父,你就是等于跟着一个僧人。你三宝一定会进入。自障消除,自己的障碍就消除了。佛佑天下。为什么说佛佑天下?实际上你是不是天下的人?你尊敬你的师父,你自己的障碍消除,你是不是能够得到菩萨的保佑?不但你得到菩萨的保佑,连天下所有的……我们说年纪大的是你的父母亲,年纪小的是你的孩子,天下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佛菩萨的保佑。你想想看,你自己要消除业障,由师父的功德加持到自己的功德当中。所以一个人尊敬别人,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,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你今天赞叹佛的功德,赞叹师父的功德,你这个人就会有功德。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稍微讲深一点点。觉受,因为佛的意思就是“觉”,觉者,佛的名字就是觉者。觉受细微,一个人的感觉如果非常地仔细,又是非常地微妙,你感觉到这件事情不好了,你会受到很细微的心灵变化、行为变化,和思维变化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今天跟这个人第一次认识,你跟他没讲几句话,你会感觉到,然后感受到细微的变化。你不喜欢这个人或者喜欢这个人,你觉得这个人有毛病或者觉得很喜欢跟他交朋友,这个就叫觉受细微。你内心中的光明存在,它会帮助你来悟境、悟道。这个环境好不好,你觉得会不会出事——悟境,然后悟道。一个人对学习的环境都不能够理解,根本不要说能够悟道。也就是说今天这个环境不是你学佛人的环境,你觉得不开心的话,你一定不会悟道。你今天觉得跟着这个师父不开心,学不到东西,你悟不出道理的。 心灵法门传到大家的耳朵当中,有很多人说“过去我都听过佛法,我也知道很多佛法,但是从来没好好修过”。为什么?境界啊。没有到这个境界,你哪来的开悟到自己的光明心?没有光明心,你能悟出这个境界、悟出这个佛道吗?觉受会改变的。人今天对你好了,你感觉很好;对你不好了,觉受它会改变。我问你们,你们今天对他印象好,是不是过两天会对他印象不好?你们结婚的时候,不是相互之间爱得死去活来吗?结果结了婚没几年,“最好他早点死去吧,他活着也不要回来见我”。“死去活来”的。对不对?因为你的感觉在变化,你所受的环境在变化,你人一定会改变的。所以只有悟道是不容易改变的。当你今天心中有佛,有菩萨,你的内心不容易改变的。师父跟你们讲,悟道不容易改变。 要把佛法深奥的理论变成实践显化出来。举个简单例子,师父跟你们说六波罗蜜。在家里,“哎哟,不能睡懒觉”“哎哟,赶紧起来”,做做饭,做做事,抓紧时间,然后节省时间念经,这叫精进波罗蜜。对不对?然后老公讲你了,不开心了,单位里不开心了,“哎呀,我忍耐,我是学佛人,他没学,他骂我没关系,我不骂他,我能够忍辱”,你就是拥有了忍辱波罗蜜。师父讲的这些,都是把佛法深奥的理论变成实践显化。听懂了吗?所以内外可以相互融入。“内”是什么?内是修你的内心;“外”就是外环境你也要修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天天在家里念经,你老公不相信的,你这个外环境对你不好,所以你不单单自己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修,你还要每一天像菩萨一样对他好得不得了,让他感受到你学佛之后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,让他感动,他也帮你一起烧香念经了,这个时候叫“内外相互融入”,然后得到证悟,你就是真的学佛人。大家听懂了吗? 一个人悟道,悟性,还有最深层的内心的一种禅,它不在外面,不在中间,不在里面,它在哪里?它哪里都没有。它不是说你今天在外面环境碰上不开心了,“哎哟,佛法来了,教导我要开心”。今天心里想不通了,“这件事情我想想通吧。哎,我佛道又来了”。然后到了最后,真正地不行了,“哎呀,佛性来了,我要善良,我要慈悲”。然后慢慢地,你觉得“哎哟,我想通了”。实际上你要记住,佛法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,永远不会变的,你这个才叫悟道。觉受是什么?觉受,师父就是告诉你们,你在修行当中,你身体的感觉、你心灵对佛法的感觉、你气场的感觉,当你的身体、心和气场不变的时候,你这个受,那是悟道;当你身体的感觉、心灵的感觉,和气场的感觉变了,你这个人就没有得到觉受。实际上人的感觉很敏感,人会知道对方想什么,对方对你怎么样,是真的还是假的,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觉。当你有这个觉的时候,你才会悟道,你才会“哦,我悟到了”,所以人家说“我悟到了这件事情”,这叫悟道。 觉受是一种深层的意思,受是一种深层的。人家说受苦有好几种受苦,肉体的受苦都是外面的受苦,比方说你腿摔伤、皮擦伤、流点血,这些都是外面的受苦,这个不算受苦。最受苦的是什么?内心的痛苦解脱不了、放不下。一个人深到最后,完全拥有不变的感受,比方说我今天学佛学道之后,我明白了,“哎呀,真的是,佛法不会变的”。一个好好的人学佛学到后来,他会觉得佛法没改变。你看看二千五百年前我们佛陀的那些佛法,到今天我们还受用,它变了吗?它没有变化。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好,有的人学不好呢?那不是佛法的变化,而是人在变。听懂了吗?就像很多人一样,婚姻没变,感情变了。所以佛法的融入,你一定要觉悟到佛法不会轻易改变,我今天找到了佛法这条路,我就一定走下去,我靠着观世音菩萨,我一定能成功,我今天靠着观世音菩萨,我一定能悟道。 师父讲一个佛法的道理给你们听听,你们就知道:只要坚持这一条,你一定能成功。别人对你怎么样,你不要看得太重,你只要对别人好,能感动上帝。很多人为什么会半路当中不好的?就是因为“他对我不好,我凭什么对他好?”“他这么害我,凭什么我不害他?”“他这么骂我,给我眼色看,我为什么不这么报复他?”这就是人。菩萨,你不管怎么样,我永远这么慈悲地对你好。所以你不要去相信他会改变,因为你不变,对方才不变;你变了,对方才会变。所以佛法的不变,才会让你们永远地悟道,不改变。
16. 怀让禅师的故事(上)
唐代南岳怀让禅师,这个禅师的名字叫怀让禅师,他生于677年到744年,他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高徒,俗名姓杜,是哪里人啊,过去讲叫金州安康人,实际上就是陕西安康人,他幼年的时候性唯恩让,性唯恩让什么意思呢,就是他的本性总是非常感恩别人,很喜欢让给别人,什么好的东西都让给别人,所以他的父亲就给他起个名字,叫怀让,怀就是胸怀的怀,这个孩子胸怀,就是喜欢谦让,叫怀让,怀让禅师10岁的时候,非常喜欢看佛书,有出家相,就是很庄严,不染俗贵,不染俗贵是什么意思呢,不去沾染到俗气的这种,哎哟,觉得自己了不起了,没有的,当时有三藏玄静法师,行脚路过他的家门,三藏法师并不是唐三藏的三藏,他这个三藏是经律论三藏,就是全方位的和尚,路过他家,行脚,就是正好路过他家门,看到怀让禅师,哎呀,这个孩子怎么长得炳然殊异,知其不凡,哎呀,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凡人,此子若出家,必获上乘,广度众生,就是说,你的这个孩子如果他出家,一定是上乘,就是说,非常,大法师,广度众生。 怀让禅师14岁的时候就辞亲,果然就离开了亲人,前往荆州玉泉寺,这个寺庙到今天还有,玉泉寺,去落发为僧,学习戒律,经律论三藏,他是律藏,学习戒律,时间长达八年之久,受具足戒之后,也就是说受了菩萨戒之后,他又继续学习律藏,律藏在和尚里边就是专门学法律的,就是我们说戒律,就叫和尚出家人当中的法律,后来他发现,像这样学习律藏,对自己生死问题的解决,他觉得作用不是太大,于是他感叹道,我受戒今经五夏,广学律仪而严有表,欲思真理而难契焉,我受戒今经五夏,五夏就是五年,春夏秋冬,以夏为上,广学律仪,就是很好地在学习戒律,仪表,非常非常地严格,做表率,欲思真理,我想寻找真理,非常地难契焉,非常地,很难找到它,于是他决定放弃继续学习律藏的打算,改修禅宗,当时他的同学叫坦然禅师,知道他志气高迈,这个人很有志气,就劝他,你还不如到各地去参学,实际上就是游访四海,到各种庙里去学,并建议他去礼谒嵩山慧安和尚,南岳怀让禅师最初的时候,从河南嵩山参谒慧安国师,慧安国师叫他到韶州曹溪,去参谒六祖惠能大师。 于是,千里迢迢地,怀让禅师就来到了曹溪,这个时候,怀让禅师,最初参见六祖惠能的时候,六祖就问他一句话,甚处来,什么意思,地方话,你从什么地方来,听懂吗,“甚处来”就是从什么地方来,六祖就道,甚么物,恁么来,古时候的语言,这是土音,方言,什么意思,甚么物,就是你是什么东西,是什么物,你怎么到这里来的,古时候的语言,,甚么物,恁么来,怀让禅师,不知道怎么回答,实际上就是,禅宗大师就问他,你这个人是“甚么物”,就是你是什么,讲的“物”就是东西,是什么东西,你到这里来干吗,对不对,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,你来干吗,就是他想启发你,明白自己你本来的面目,你是什么物,怎么来的,就是人是怎么来的,你也可以说你是什么地方来的。 于是,怀让禅师听他讲了这两句话,也没搞懂,就在六祖座下参学,既然没搞懂,我就坐下来学,其实“这个东西”就是,我们人本来具有的清净佛性,他这个话很有讲究的,甚么物,就是你是不是拥有了佛性,本来,所以你们看过去六祖惠能不是讲过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,他讲的就是这个意思,听懂了吗,物,在这里就是这个东西,其实就是你有没有保存着,你心灵的清净的本性,就是你什么地方来的,应该说,我从佛性而来,那么怀让,在跟随惠能法师学法的这些年,他慢慢地领悟了,我们人的心和本性不能受名相的束缚,我们的良心和本性,不能因为名利而著相,去绑住自己,现在有人这样的吗,对不对,有的人良心,为了一点名利结果去害别人,有的人为了一点利益,把自己的本性,不应该伤害别人,他去伤害别人了,受到名相束缚,就是绑起来了,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叫他,一念悟性就能即成佛理,就是你只要开悟了,什么都能够明白,南岳怀让禅师随侍六祖惠能八年后,跟着六祖惠能八年,侍从他的边上。 有一天,怀让禅师突然有省,就是有省悟,他非常地欢喜雀跃,前往丈室,就是方丈的房间,叫丈室,室就是房间,告诉六祖道,某甲有个会处,他讲,某甲有个会处,“某甲”是什么意思,就是僧人,僧人自称就叫“某甲”,有个会处,就是我已经明白了,我刚刚来到的时候,您大师问我,甚么物,恁么来,他八年之后把这六个字又拿回来说,我明白了,修了八年,明白了,听懂了吗,六祖问,作么生会,方言,作么,就是干什么,作么生会,因为他开始讲,某甲有个会处,我明白这个道理了,会,就是我明白了,会了,这事情我会了,然后六祖就问他,作么生会,你是什么意思,你是怎么领会的,作么,就是你怎么领会的,那么怀让禅师就说,说似一物即不中,其实怀让禅师他这句话就是,一句感悟的话,就是说,您老讲过的这一个你是甚么物,这个是不对的意思,就是说,我们“说似一物”,说是你干吗,你是什么物,其实您说这句话是不对的,因为解悟,就是悟性的是靠感觉的,而不是靠一个物品,一个人物,一个事物,它都是个物品,不是它这个事物能够形容的,他的意思就是说,说似一物,你当时说的像一个物质,实际上,即不中,就是不对的,我这样讲故事是在解释佛法,你们可能会更有兴趣一点,怀让禅师就说,这个意思就是说,我的问题是无法形容,叫什么都不合适,因为禅宗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,不是说一个事物,一个人物,它是一种菩提的本性,你只能理解,不能言说的,听得懂吗? 所以很多人跟人之间的交往,大家做到心中有数,但是不能讲出来的,一讲出来就不灵了,大家听懂了吗,所以叫觉性,本体的觉性,那么讲到底就叫佛性,所以为什么佛陀要拈花一笑,实际上学过的人心里有数的,所以佛法,一看你的行为,心里有数,你是个学佛人,一看你这个行为,你不是一个学佛人,这叫觉性,实际上在意义上是没有的,所以你一定要说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,那么实际上是似是而非,你说它是个物体的话,似是而非,你说它是一物,所以就不对了,即不中,就是不对了,听得懂了吗,接下去六祖又问,还可修证否,还可以修证否,就是六祖问他,修就是修持印证,对不对,你既然说不可言说,你能印证佛法吗,那这样的话你还用得着修证吗,你既然说不要讲,只可心意领了就好,你证悟就可以,你修没有方法修的,就是说你如果,既然说这个不对,你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得,你说的明心见性,可以用他这个方法,他是说你还可以有什么方法,可以修持和验证你所说的这句话,或者是怎么样修成佛法,怀让禅师又道,修证即不无,污染即不得,他的意思就是,我修心证得佛法,你又不能说我没有修,对不对,你说我没修,不行,那说到底你到底要不要修呢,禅宗大师就是告诉我们,学佛修心它不属于修,也不属于不修,如果说道不用修,那么不修道的人永远都是凡夫俗子,如果你今天说你不修,你可能还在轮回,那么你说你修了,我问你,你修了什么,你知道什么该修什么不该修,你自己还没修成,你当然讲出话不对,那你到底修还是没修,他就是在修和没修的当中,让你自己在感悟当中。 所以我们修心的人最难的就是,没有修到菩提本性的时候,那个时候就有可能修偏,你说他不修,可以吗,他要修,但是修了修偏怎么办,修不到菩提本性怎么办,那还不如不修,那你到底修还是不修,你一定要修,而且一定要修成正果,就是要修证,修证了就不会没有得道,叫修证即不无,因为佛性的菩提本性,它是自然在身体上就有的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,你就是在凡人当中也不会减少,在圣人当中你也不会增加,这就是心经讲的,中观中道,不增不减,我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今天某一个弟子,在十一年前拜了师了,那么你们跟我学到今天,你们还是那么善良,你们的心有增减吗,没有,对不对,过去是弟子,现在还是弟子,又没有增减,对不对,那么你现在修成了,你已经境界很高,像菩萨了,你以为你增了,你还是在修心,你哪怕修到超脱六道了,你还要修的,是不是,所以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。 生命实际上用现代科学讲有两个系统,一个叫迷惑系统,一个叫觉悟系统,迷惑系统,代表一个人有迷惑的一面,觉悟系统,代表这个人对这件事情有觉悟的一面,所以人有的时候就是在选择,你对这件事情你到底想觉悟还是迷惑,就是在你自身的选择当中,如何才能从迷惑走向觉悟呢,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,需要你们好好修的,如果你不好好修,这个从迷惑到觉悟当中的过程,你就是在修无明,修了半天越修越不明白,修了半天越修越傻,修了半天越修越糊涂,你是不是在修无明,所以你修无明之后,不懂了,你开始烦恼了,修烦恼,修烦恼之后修愚痴,人越来越傻,变得越来越愚痴,愚痴之后就开始贪瞋痴,所以修心要修有证的状态,所以他说还可修证否,修还是不修,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,你到底可修证否,他问你,你可修证否吗,这句话很厉害的,你可以修吗,他说,我在修,也没修,没修就是在修,很多人说,哎呀,你在做善事,我没做啊,因为你已经把善事,作为应该做的事情当中了,所以你就像没做一样,这个既有既无就是这样,这几句话就是告诉他,学佛修心没有标准答案,就是大家在进行修证的这个过程当中,有一句话叫,道不必修,但必须修,你以为道不必修啊,要修的,真正的有心求道的人,像你们,哎,我一定要修好,一定要有心求道,实际上就要对道的一些障碍和污染,你必须要觉悟它,你今天要做这个事情,你就要知道,它有很多的烦恼会来,很多的障碍会来,你必须做好思想准备,不要怕,所以我们今天要放下自己,准备学佛了,即不无,即不得,什么意思,即不无,即不得,就是我们又不是说没有去修,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得到,修心修证,不是说我没有去修,也不能说我有修,实际上就是要修,在修行的当中要心无罣碍,心无染著地去修,这才叫善修,你想想看,如果你去修忍辱,我忍耐,你骂我,我忍耐,我忍耐,我忍耐,好了,最后成恨了,忍到后来成恨了,今天你去布施,我布施,我布施,是我在布施,没有我给你布施,你吃什么,不可以著相的,所以有修就会有污染,要修,又要不要怕污染,这叫真修,污染即不得,什么意思,污染即不得就是要离开分别心,离开执著心,所以禅宗非常地厉害,它就是离心意识参,又要修心,又要离开自己的心里边的意识,再去参,就是再去修。
8. 守十善业就是超脱
很多人听师父讲过,保持自己的十善业,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。你哪怕不修,你都可以到天上,天界。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。今天给你们讲十善业。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称为“十善业道”。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,你的慈悲心、你的仁慈心已经拥有了。你今天家里如果碰到一只蚂蚁,你放它走,和你眼睛盯住它看,“我要把它弄死”。不当心把它弄死,念一遍往生咒可能就结束。但是你今天,“我一定要把它弄死”,你这个心一动,你就是仁和慈都没了。明白了吗?所以一个人不杀生害命,就是佛性平等,慈悲救世。任何有佛缘的人,绝对不能有杀念和杀生的行为。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孔孟之道,过去孟子曰:“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”听见那些猪叫的时候的那种痛苦,那些鸡,你要杀它的时候的那些惨叫,你还忍心去吃它的肉吗?不管做什么事情,不杀生非常重要,因为不杀生会培养你的仁慈之心。 二,不偷盗而义利节用。你不偷人家的东西,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义气?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?你是不是有节制?一个人偷盗,就叫不与取而取,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,你会有祸灾。不与取而取,祸也。不依正义,就是你这个人没有正义感。还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,不行义利,就是你这个人不讲义气,你这个人就不会幸福。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。如果你这个人经常邪淫,人家就骂你淫欲、邪淫,那么你慢慢时间长了,就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满足,你就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。 第四,不恶口而出言慈和。一个人不骂人,你讲出来的话就是善良。“和”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。你去看,骂人的人,他讲话出来好听吗?恶口是什么?诅咒别人。古时候讲诅咒别人,恶毒语言,他就骂你你最爱的人。我们最爱我们的长辈,爸爸妈妈,你骂人,骂人家的祖上。佛经上讲:“犯恶口者,当受畜生果报。”要出言慈和,积德成善,然后再为人尊敬,被人家尊敬。 第五,不两舌。不两舌而无争是非。两舌是什么?挑拨。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。不要去挑拨,搬弄是非。这个人如果不两舌,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,古时候到今天称为“修口德”。因为你两舌,会让别人无风生浪,是非烦恼。你这里讲讲,那里讲讲,甚至有的人扰乱别人的身心,有的是动武伤人。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“我很正直,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”,你不要以为“我讲话两面讲,我是两面劝”,实际上你已经造了口舌是非。为什么叫口舌是非?口跟舌最容易产生是非。 第六,不妄语而诚实无欺。你不说谎话,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这个人很诚实?你想一想,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、欺骗别人,“是”说“不是”,明明是的,你说不是的,这个就叫妄语。不妄语就是要说诚实的话,不欺骗别人,所以叫诚实无欺。你们想一想,如果对别人说真话,你的品德很高尚。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不说谎,他把事情告诉你,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解决,人家非但不埋怨他,还要感恩他。 不绮语。不绮语而言说有礼。绮语是什么?叫花言巧语。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,讲得天花乱坠,他总有道理,叫花言巧语。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,叫轻浮无礼。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,有一点这种下流的意思在里边,就叫轻浮。所以佛根本不容许的。你讲了之后,导人生诸邪念,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。绮语,叫“出言戏弄,以为取乐”。你讲了句骗骗他的话,最后他以为自己很开心,“你看,上当了”。这叫绮语。讲绮语的人死堕恶道,死了之后要堕恶道的。永遭轻贱,永远遭到轻贱,被人家看不起。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,心正言顺。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,彬彬有礼,庄严威仪,为人敬仰。 接下去,不悭贪而慈心舍施。一个人不贪,他一定会舍;一个人什么都贪,这个要,那个要,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。你去看,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,他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的,实在发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的。悭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,不肯施给别人,就是“不舍施人”。不肯施人,但欲归我。什么东西,“哎,给我给我,我都要”。这个人说:“哎哟,我不要不要,我有了有了,我可以了可以了。哎呀,这个大家来一点。”你只要分他东西,他就说:“来,大家一起来。”这个人脑子里就有众生心。什么叫悭贪?就是追求过剩,追求的东西过多了。追求过剩,他会产生一种不好,就会产生一种罪孽,叫罪孽缠身。过去讲,一个人不悭贪,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,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。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,叫“能舍施者,可得富贵”,一个人愿意把东西给别人,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,“来,大家一起吃。来,大家一起玩。来,这个东西你拿一点,我也拿一点”,这种人,我告诉你,可得富贵。你看小孩子就是这样,什么东西,“这是我的,那是我的”。佛陀讲过一句话,“贪多业亦多”。贪多的人,你的业障也多。“取少业亦少”,少拿一点,你的业障就少很多。你们想想看,你去贪好了,你贪多,你的业障越多;你少一点,你的业障越少。对不对?佛陀继续讲,“万般苦恼事”,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,“除贪一时了”,你不贪了,什么都没了。你们想想看,你们烦恼的事情,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?所以人生因为贪,越贪越苦。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?所以人不要去贪。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,对治就是跟它对抗。悭贪,不贪的人,只要拼命舍的人,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。 下一个,叫不瞋恚而慈忍积福。你们知道,一个人不恨,万事顺利;一个人恨别人,就会遇事不顺。你不开心之后,遇事不顺之后,你会埋恨于心,然后你会发怒于形。你们知道,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多么地难看。任何女孩子、男孩子,长得再好看,你看看有哪个人发脾气的时候,这个脸是好看的?没有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脸是好看的。所以发怒在你的形体上,因为你埋恨在你的心,所以你就会发怒,你的脸形、身形,那种怪样子全会出来。有的时候脾气会爆发,有时候就会有杀害灾祸。比方说,你恨得实在不行了,你就会慢慢地起杀心,所以你去伤害别人。很多女孩子长得好看点,跟人家闹翻了,你不要他了,接下来他死缠着你,你再不要他,他就把你脸毁了,有没有啊?在学佛人当中,有一句话叫“火烧功德林”,有很多佛友问:“师父,我修了这么多年,我也不容易,一直克制的,我就发过一次脾气,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?”不要担心,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。你修五年,可能烧掉你很多,一年或者半年,不会全部烧光的,但是会烧掉你很多。意思是划不来。明白了吗?瞋恚心会制造不幸,所以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,有一个“忍”字,忍耐的“忍”字,“心”上面是一把“刀”,“心”字头上一把刀。你不忍耐,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;你忍耐了,这把刀就不能割你的心。这把刀一直放在你的心上,你学会忍耐,它就杀不下来;你一不忍耐,把你心都割掉。所以叫“心”字头上一把刀。忍祸解忧,忍耐祸的人会解掉你的烦忧。忍辱,那是美德。一个人,别人骂你,你笑嘻嘻地,“对不起,我做错了”,那是你的美德。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,远离瞋恚。 第十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。一个人不去愚痴,就是没有愚昧,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。什么叫愚痴?固执己见。“我对的,肯定是我对的”,这个人就叫固执己见。然后就慢慢地偏离正信,没有智慧,智慧就没有了。所以佛陀叫我们懂得因果法则,辨别是非,增加智慧,远离邪见,名不愚痴。就是不能愚痴,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傻得不得了,就叫愚痴。 这个“十善”,你们做人都需要的。你看哪一个不是做人需要的东西?你以为,“哦,这是学佛”,学佛就是学做人,人成即佛成。大家听得懂吗?
17. 怀让禅师的故事 (下)
六祖道,六祖接下来又讲,只此不污染,诸佛之所护念,汝既如是,吾亦如是,西天般若多罗谶,汝足下出一马驹,踏杀天下人,应在汝心,不须速说,一个人要想修心不污染,你要想不污染,诸佛菩萨就会护持加念你,护念就是菩萨保佑他,保护他,你是这样,汝既如是,你是这样,吾亦如是,我也是这样,印度的般若多罗,就是六祖对怀让禅师说,西天,当时指的是印度,大家知道到西天取经吗?实际当时就是到印度,这里指的西天般若多罗,这是一个人的名字,在印度有这么一个人,汝足下出一马驹,在你的以后的弟子当中,会出现一匹小马驹,这个马驹就是指的,马祖道一禅师,这是后来怀让禅师的大弟子马祖道一,踏杀天下人,这个杀并不是杀人的杀,就是把所有的人,全部被他征服的意思,他可以教化世界天下之人,就是,你不要急着说出来,应在汝心,你的心里应该明白,我不需跟你讲太多,最后这句话的意思,不须速说,就是不要急于说出来,记在心里了,应在汝心,你应该记在心里,会有这么一个人,你的一个弟子,他以后会很厉害,教化天下的人,你不需要马上现在先说出来。 结果怀让禅师在六祖身边,侍奉了十五年,在他身边照顾了他十五年,他对道的体会日渐深刻,非常地努力,他自己到南岳去弘法,所以当时的禅宗,在南岳得到非常非常地,传播,弘扬,他当时被朝廷也是敕封为大慧禅师,禅就是讲智慧,一个人有智慧就叫禅,禅师,所以禅师就是这种法师很有智慧,怀让禅师有入室弟子,一共有六人,入室弟子,入室弟子就是说可以得到一些真传,就可以讲给你听里面的道义的真传。其中马祖道一的门庭最盛,就是他果然有个弟子叫马祖道一,就被人家预言言中了,后世的临济沩仰二宗,后来又出来了临济宗,还有沩仰宗,两个宗派,全部都是马祖道一传出来的,所以这个法门就是一代传一代,学了之后再传下去,变成自己的一个另外一个宗派,所以很正常的,一个法门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出来,就是不停地在弘扬,万教归一,意思都是佛教,但是大家门派可以不一样,就是都是人,穿的衣服不一样,说的话不一样。 结果怀让禅师,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六位入室弟子,他就告诉他,汝等六人同证吾身,你们六个人同证,就大家都得到了我的言传身教,各契其一,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特别好的一个功能,一个能量,一人得吾眉,一个人得到了像师父一样的眉毛,善威仪,就是非常非常地威武,威仪,他的名字就叫常浩,他有个弟子名字叫常浩。第二个,一个人得吾眼,得到我的眼睛,善顾盼,就是能够观察前后左右,照顾和看望,顾盼前后左右,叫智达,这个人叫智达,一人得吾耳,有一个人得到我的耳朵,善听理,非常容易听到真理,然后,一人得吾鼻,一个人得到我的鼻子,善知气,知道这个气,一人得吾舌,善谭说,就是非常,舌头,人家说说话就是靠舌头,你看人家说舌头很灵活的人讲话就快,一人得吾心,这个人“得吾心”的叫善古今,自古代和今天,他全懂,他叫道一,因为前面五个就不讲了,最后这个善古今就称为道一,就是马祖道一,他说,一切法皆从心生,心无所生,法无所住,若达心地,所作无碍,非遇上根,宜慎辞哉,他懂得了,他在惠能大师身边十八年,他说,一切法皆从心生,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法,都是从心里生出来,这个就是说,万法由心生,心无所生,你说你碰到了外面的情况,你才会生出这个心,你看到了外面的墙,买房子,你心才生出来的,你没看见房子,你不会去心生,大家都在排队买菜,你才想,这个菜便宜,我去买,你是不是一切法皆从你心里生出来的,对不对? 心无所生是什么意思?因为你本性的心是没有生出来,本来是空的,一面镜子,今天我这面镜子照的一个花,我心中就有一盆花,对不对?我今天这个镜子照的空的,我这个心里就是空的,大家明白了吗?所以心无所生,本来是干净的,心是干净的,因为你照到了人间的东西,所以法无所住,人间的一切东西都是不常住的,你能照到什么,你告诉我,你照到的是虚幻,那是虚空的东西,你看这个禅宗就这么厉害,若达心地,就是如果你只要用心用你的本性,心地善良,讲的心的到底的地方,就叫心地,那么就是九识田中,只有你达到你的九识田中,你才所作无碍,你做出来任何事情没有障碍,九识田中应该是阿摩罗识,非遇上根,如果不是遇上上上的善根,你就要当心,宜慎辞是什么?你如果没有这个上根,没有这个上上根,你最好要谨慎,然后辞是什么,往后退,不要去冲。 所以给大家总结一下,六祖问怀让,甚么处来,一语双关,就是问,你本性从哪里来的?他对佛法的理解怎么样?所以你看很厉害,当怀让说,嵩山来,他说嵩山来,什么意思啊?我从嵩山过来的,明白了吗?他就老老实实告诉他,我从嵩山过来的,但是六祖惠能的意思是什么意思?甚么物?恁么来,他一告诉他,我从河南嵩山来,他就问他,甚么物?恁么来,到底在哪里啊?你怎么过来的,实际上就是六祖惠能在问他,你知道不知道你的本原从哪里来?你的本性从哪里来?明白吗,所以当时他根本不懂,他坠入了五里云雾当中,搞不清楚了,经过八年的参研,体悟,他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了醒悟,他就告诉他,说,似一物即不中,你讲什么地方来也好,什么人来也好,这些东西都不对的,然后怀让道出了禅家的一个重要的,学禅的一个重要的特性,禅道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什么,就是不可言喻性,因为禅道就是说,任何事情你不要去把它讲,因为讲出来都会变的,你就是讲对了它也会变,你讲得不对它也会变,所以不可言喻,就是不可喻言,不要去讲,所以禅道就是,以内心战胜了和超越了自己的理解。 你看看禅宗,它主要是心理活动,它非逻辑性,非对象性,它没有逻辑的,禅宗是风又是雨,是动又是静,它超越时空,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直觉观照,很厉害的,它是一种通感的体验,什么叫通感体验?就是我认为当时怎么样情况,我心里明白,我知道了,但是我不讲,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潜意识,就是不能拿到的一种意识,你得到了它又好像没有得到它,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精神存在,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,什么叫通感体验?我今天看见这个人,我觉得他蛮好的,但是在你的心里你会明白,这个人虽然我现在看着他蛮好的,但是我没听别人说他好不好,听别人说了好不好之后,我才知道他真的好不好,明白了吗?你对他今天看得好和不好,只是一种潜意识,所以很多人,骗人的人,表面上笑嘻嘻的,你都觉得很好,实际上他在骗你,禅宗的意思就是叫你们不要去下定论,不要去马上决定,这个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这是物质,这是精神,这个事情是好的,是对的?不对的?叫你们认为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,你看到的东西是由你的心造成的,所有的佛法就是你的意识造成的,你们现在所有的正确的意识,全部都是法,佛法,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,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,就是法,肯定是对的,意识,明白了吗?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,不恒在,就是永远不会长久的,所以任何一个人辗转生死,内心永远不会安宁和平衡,任何一个孩子的出世,一生出来就哇哇大哭,因为刚刚生出来的时候,他已经知道这一生无依无靠,你看,孩子为什么一出来的时候,他就哇哇大哭?你看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这孩子不会哭的,他有依靠,他依靠母体,出来之后,整个就像从天空上掉下来那种感觉,悬空的,无依无靠,他的内心为什么不能平静和平衡,因为他有累世的冤结,烦恼跟痛苦,精神的痛苦,肉体的痛苦,这个不是人生的根本,禅宗告诉你们,身体受点苦会好的,精神上受点苦也会好的,最主要你的根,你怎么样的本性,本根要正,什么叫最圆满的幸福?就是去妄存真,因为每个人心都会有一个自由的本心,这就是为什么禅宗里面讲的,拂尘看净,实际上就是把你心中,那些烦恼,杂念,把你扫干净,去除你的烦恼,所以真正的有禅修的人,他不跟别人计较,他知道这叫分辨心,他没有分辨心的,他知道任何事物都会变化的,所以他不会跟人家斤斤计较,你去看好了,任何一个人,斤斤计较,想不通的人,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可能是末日,实际上他就没有禅修的那种智慧,什么都会变的,一会儿变好,一会儿变不好,一会儿好了,一会儿不好,人生都是这样,一会儿好,一会儿(不好),一会儿开心,一会儿不开心,一会儿想不通,一会儿想通了,你说人,你把他放大,不就是个轮回体吗?你们告诉我,人不就是轮回体啊,一会儿说妈妈好,一会儿说爸爸好,一会儿说妈妈不好,爸爸不好,一会儿说妈妈也好,爸爸也好,明天又说爸爸好,后天又说妈妈好,那人不就是个轮回体吗,所以只是一个境界而已? 禅宗里面讲的以心传心,禅宗为什么说,你心知肚明,就像人家说,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,就像鱼喝水一样的,冷了,热了,它自己肚子里知道,你们都清楚,这个人对你好不好,爱不爱你,你心里最清楚,你能感受到的,冷暖自知,所以禅宗讲的就是,菩萨爱不爱你,你求菩萨灵不灵,你自己心中肚子里最明白了,菩萨爱不爱你们,你们念经灵不灵,好了,明白了吗?所以禅宗里面讲的,教外别传,就是我们今天禅宗里面,宗派里面,除了禅宗以外,你别到外面去传给别人,因为我们肚子里都有数,所以以心传心,教外别传,这是今天讲给你们听,禅宗的一个秘法,我们心灵法门里边有禅宗的,让你们理解,理解人生,就是禅定,所以人的心一旦得到了开悟,你在生活当中,会得到很大的对你的帮助,为什么呢,禅宗告诉你,什么都会变,那你想一件事情想不通,你可以变吗?每个事情都会变化的,对不对?事事无碍,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阻碍你的,因为你得到了禅定,因为你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,今天有阻碍,我明天可以把它搞定,用现在话叫搞定,对不?,变化的,所以,你得到禅宗之后,人会精神非常好,觉得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会变化,自性常明,印证佛法,所以六祖与怀让最后的一轮对话,实际上就是讲到了印证佛法,印证佛心。
20. 菩提心遍法界
要把菩萨放在心里,对菩萨要有坚定的信念。信是什么?相信。念是什么?念头。每一个念头出来都要坚定,相信菩萨。不管在外界碰到了什么烦恼,要懂得精进修行,坚持不懈。管好自己,观照自己的心,让自己觉得没有烦恼、没有痛苦,没有什么想不通的,这样人是不是活得很自在?经常观看自己活得自在不自在,就叫“观自在”。 如果你想去做菩萨,要实践的话,就要遵照佛的戒律,要去降伏心魔,自律利他。你们看,我们很多人在社会上做事情,要帮助别人,是不是自己要很守戒律?有时候别人在发牢骚,你要帮他,你不能再发了吧?别人在家里已经不开心了,你要帮他解决问题,你还能不开心吗?你只能转换自己,就是守戒。“为了帮助他,不要让他不开心,我自己一定要开心”,是不是自律?自律了之后会不会利别人? 要做到佛我如一,佛和你是如一的,你就是佛,佛就是你,经常这样想。你们不要以为佛离你们很远,你们一天当中在念经,脑子里没有杂念一个小时,那么一个小时做佛;想帮助别人,救度众生,想几个小时就是几个小时的菩萨。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离佛很远,要做到降伏自己的心魔。什么是心魔?有时候我就想做这个事情,我就想做那个事情,那个时候你的理智告诉你:你不能做这个事情,你不能做那个事情。你说还能去做吗?你硬要做,就犯法了;你硬要去做,家里就吵架了;你由着你的性子来教育孩子,最后就不行了。 明心见性,佛即是我,我即是佛,佛我皆无,无无亦无。明心就是明白的心,对什么事情都要明白,要看到自己的本性。你经常看到人家的本性很善良,像佛一样,你心里就不会恨了;你把人家都看成很恶的,你心里会恨。“佛即是我,我即是佛”,你把自己当佛了,你是不是佛?举个简单例子,我们把佛放下来,“佛”改个名字叫“好人”:好人就是你,你就是好人,好人跟你都是一样的;佛就是你,因为你很善良、很慈悲,你懂得度人,那么你就是佛,佛就是你,到了最后“我即是佛,佛即是我”。那么“佛我即无”,因为你已经跟佛一模一样了,你心中也不要专门说“我是佛,我不是佛”了,因为众生皆具佛性,等到你完全像个好人了,佛就是一个好人的话,你已经是个好人了,你还要说“我是好人”吗?你肯定就是好人,所以都没了。好人就是你,你就是好人,那还有什么?“无无亦无”,也无我,也无佛。没有佛了,没有我了,什么东西都没了,那么归还你原始的初始本性,就是得到了你们的初始本性。 一滴水进入大海,永远不会枯掉;如果一滴水放在外面,很快就没了。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将自己心中的佛性进入佛的本性中,那么你的佛性就成为一个心中的道场。心中有佛的人才有道场。在人间要学会无喜无恶,无忧无虑,无美无丑,才能无色无味。你看别人不要看到别人“这个人很丑”,一会儿开心,一会儿难受,一会儿忧,一会儿焦虑,一会儿这个人很美丽,一会儿这个人很丑陋……无色无味,“无色生香味触法”,现在跟你们讲《心经》了。 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,不经意地流过,不知不觉给别人带来一丝凉意。做人不要做点好事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,做点坏事也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痛恨你。学佛人要滋润万物,如风遍行,像风一样到处可以吹得到。菩萨的慈悲心可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很温暖,像春风一样。只要是动物,它都会有生气、难过、恨。我们要学大地,天地之间无私地承载。什么意思?你在土地上吐痰也好,扔脏物也好,它都不声不响地承担;你用阳光照耀,它感受到温暖。 我们人要学会心中有虚空,就是不要有烦恼、不要有恨。就像一间堆满了杂物的房,你们进得来吗?要含藏万物而无争,不要去争这个世界,心中有佛性的人不争这个世界的。以行不言之教,无为而无不为。很多时候自己做的行为已经给人家做出榜样了,用不着你再去吹、去讲,你这个人出来像模像样,像不像师父,人家尊敬不尊敬你,你的行为就已经是教育,你表面上好像没做什么,实际上你都做了。无为——我没做什么,妈妈在家里就是这样。“妈妈,你对我们太好了,家里都是你照顾的。”“我没做什么,孩子。我做了什么?应该的。”无为而无不为。 我们要转贪瞋痴——转换贪瞋痴。什么意思?不要去贪,没有意思。很多生意人贪,贪到后来连公司都卖掉了,会倒闭的。一个人不要去贪,肠胃里吃了点东西,够了;你不停地再吃再吃,吃到后来你的肠胃就坏掉了。恨的人:第一,脸不好看;第二,眼睛很凶;第三,整天烦恼不断,很难过。你说恨的人笑得出来吗?你恨这个人,你跑到单位里看见他很恨,笑得出来吗?愚痴,跟你们讲点中华传统文化,你看这个“痴”字,里面是一个“知识”的“知”,知识“生病”了,你就愚痴了。把知识误理解,把知识搞歪了,你这个人就“生病”了。我们一生做错的事情,其实很多都是犯戒犯的,就是愚痴,做了不知道的事情,对一些知识不理解,在知识上“生病”了,你做错很多事情。 那么做错事情要改。佛陀说过,他有两个孩子:一个叫“从来不犯错”,第二个叫“懂忏悔”。我们都是佛陀的孩子,我们肯定是第二个孩子。到人间来哪有不犯错的?你要是说从来完全不犯错的,佛陀指的是在天上的孩子。我们犯错之后应该成为一个懂忏悔的孩子,所以为什么佛陀给我们礼佛大忏悔文?忏悔很重要,没有一个人一生不犯错的。我们做第一个孩子非常难,只能做第二个孩子,要懂忏悔。当你一件事情忏悔了,这件事情就没有了,可以重新再来。一个人如果改正了,这个人的人生就改变了,这个人的生命是在重生。不要让以前的业障绑住你,你今天忏悔了,你还考虑到过去的业障这么重——绑住你了。忏悔之后才能做个很自在、很舒服的人。当你把你的真如本性显露出佛性的时候,你的菩提心就开始照耀着你了。“菩驮夜菩驮夜”,菩提心、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佛心。 学佛人守五戒,至少还能转世再投人。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,人都做得不像人,他下辈子连人都投不到——投畜生,因为他在人间做了太多畜生的事情。有些人做了太多缺德的事情,像鬼一样暗中搞别人,那么这些人可能以后就在中阴身做鬼。
10. 无缘大慈是功 同体大悲是德
阿罗汉是不断地去除烦恼。自修的人他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把这些烦恼去除掉,但他们没有彻底地理解烦恼。阿罗汉他怎么到人间来的呢?阿罗汉到人间来是随佛出世,只要有个大菩萨到人间来,他们就跟下来,“菩萨到人间去,我也要乘愿再来,也发誓跟着菩萨一起下去救人,走吧走吧一起走吧”,全部下来到各地去投胎,随佛出世。出世之后就成为一个大护法,但是阿罗汉他没有得到究竟的圆满,他们不理解什么叫究竟圆满,他们只知道要下来帮助、保护菩萨救人,没有懂得什么叫究竟圆满。阿罗汉果的人就是你们看得到的,就管自己念经,他经念得很好,他守戒,他什么都看穿了,这种人是属于阿罗汉果。阿罗汉做到一定时候他就会想“我怎么样早点脱离人间”,因为他下来的时候是弘誓大愿,下来之后他一看到人间这么多苦,自己修心这么难,他马上就想“我早点回去吧,趁人身还在的时候”。他们想马上脱离,这种就是没修得圆满。师父讲这个话就是教导你们,让你们要懂得这辈子到人间来不单单是救自己的,你们家里人也要救,外面有这么多的朋友、亲戚,你都要把他们度成菩萨,你不能只管自己修的。就像一个人一天能念8张、10张小房子,你从来不知道给人家1张,你从来不知道给别人的,你说是不是?不能马上脱离,自己想不通,“我跑到人间来吃这么多苦,我根基很好,怎么还修不上去?”“你看这个人又来搞我,那个人又来烦我。”“你看这个人又要我救,那个人要我救。”“你看你影响我修心,我打坐都不能打,我念经都念不好。”你看看你们,现在很多人在接电话,很多人在度人,很多人在帮助别人,一样吗?境界是不是不一样?所以修大乘,心要修无缘大慈,你要成为一个大菩萨的话,你要修无缘大慈,无缘无故地去帮助别人。没有他是我的亲戚、他是我的父母、他是我的朋友、他是我的邻居,只要他是个人,只要他有苦难,我都要去帮助他,叫“无缘大慈”没有原因的。没有因为是缘分我才帮你,不管是谁,我就要帮你,因为你苦了,我就要帮你,这叫“同体大悲”。他痛你也痛,这种感觉只有妈妈有。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摔伤了,孩子说:“妈妈,我骨头痛。”妈妈痛得比他还要痛。但是你们能不能……社会上那些可怜的众生,他们如果心里痛,你也跟他们一样痛吗?师父就这么做:我看见很多老妈妈身体不好我很难过的,看见很多老伯伯身体不好我很难过,看见你们想不通我很难过。这个要上升到一个高境界,这个境界首先要消除你身上的业力,如果你业力很重,你不会去心疼别人的。只有当你自己很干净的时候,你才能让别人干净。要用本初的觉醒,本初的觉醒是什么?就是人之初,性本善。本初的觉醒就是我们要懂得人其实很善良,人都有慈悲心,看见别人苦,你都应该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,还要后续地去关心他,这个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就是觉醒。你要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,只要对别人有益的事情,你为什么不去做?你为什么只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?对别人有利益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做?当你去帮助别人、利益众生的时候,你们要记住了,悄悄地,有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了。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,你的心不会起罣碍的,你就是跟菩萨接近。你们自己想想,你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有的时候特别开心,会忘记自己烦恼?如果你不帮别人的时候,你是不是会感觉自己很多烦恼?举个简单例子,“我自己还没好,为什么我帮你?”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沉浸在自己还没好的当中?你虽然没好,但是你拼命地在帮助别人,你是不是很快就好了?因为你没想自己的烦恼,你只想到帮助别人。 修心的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一个人在家修,你会觉得自己很舒服、没有罣碍,但一面对众生,或者一大堆人生的难题和烦恼,你可能就守不住了。那这个时候就是告诉你,在家修小乘。如果你能够克服烦恼,去帮助众生,守住自己的道心不退转,那你想想看,你是不是会进一大步?在家里越坐越烦,你们知道吗?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越想越烦,你跟大家在一起你会很快乐,大家一起修多快乐!你如果今天没有跟大家一起快乐,你就会觉得烦恼。所以修心很困难,既然修了,就去面对它,这才是真实地寻找自我的本初。师父经常跟你们说,如果你们学修心学到后来连这种最起码的做人道德都不能守住,你说你修什么心?如果你们修心修到最后连最起码的这些做人应该不要损人利己、应该帮助别人、应该先人后己都没有,你说你能找到本初的觉醒吗?所以,要找到你真正来这个世界上的目的,不是为了把这一段生命过完,而是应该怎么样把它变为你下一辈子能够修成的一种动力。这辈子就这么几十年,你做了多少好事,包括你们还害了很多人,骗人,伤害别人,包括感情,包括钱财,你这辈子如果修不好,下辈子还得重新做人。你们现在都知道做人很痛苦吧!所以要真正找到这一世来世界的目的,我们就是来跟着佛陀修心,借假修真,解脱,出离。所以想通了,钱财算什么,物质名誉算什么,一切都是空的,因为人的一生再怎么样辉煌也有结束的一天。面对这一切,时常去思维,提升自己的正信正念,明白无常观,明白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。 要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拥有,包括你的生命都是暂时的,你只是暂时拥有了你这个命。包括你的生命你都不能永远地拥有,而且你实际上没有拥有你的生命,因为它会失去。你不要说物质你拥有不了,我们小时候拥有的东西现在都没了,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可能以后都会没有,对不对?你们拥有的青春没了,你们过去拥有的人间各种各样的东西,现在实际上都过去、都没了。连你们过去的自尊、自信,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化为乌有。在这个世界上,仇人到后来可以变成爱人,恋人到后来可以变成仇人。连这一世生命的个体都会不存在,都会结束。想一想,你们爷爷的爷爷可能你们都忘记了,但是事实上他是存在的。没有爷爷的爷爷怎么会有你呢?这一切都是存在的,但是有吗?没了,失去了。这个世界上那些仇人和爱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切都变得那么没有意义了。你们大家想一想,你们小时候在班级里有没有仇人?小学生的时候有没有爱人、很喜欢的孩子?现在想想,一切都过去了。
12. 菩提心 菩提愿
每一个人,要给自己多一点庄严沉稳的心,不要在这个世界上整天过着,没有感觉,非常规格化和机械化的一种生活,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,为众生而活,为众生而忧愁,为别人想,在人间我们很多认为对的事情,其实它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,对自己有利的,你对这个人间觉得这个是对和错,其实只是你对自己感觉,有没有对你有利益及好处的一种考量,这是在骗自己,没有任何意义的。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,活在没有意义的生活当中,对自己感觉好的就去做,认为对自己不好的,就说别人是错的,活在自我人格的欺骗当中,所以师父让你们要学会,不要选择自己自私,不要希望别人的不自私,来成全自己的自私,觉得自己很对,觉得自己很正义的人,有的时候是一种傲慢,公理和正义实际上是一种立场,凡是你有立场,你一定在你的心中有先入为主,因为在你的心中已经开始不公平,既然已经不公平,哪来的所谓的公,所以很多人在人生当中,觉得自己一辈子欠缺,一辈子委屈,一辈子对别人的瞋恨,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,从自我考量,来感受社会对他的公或者正。 学佛人要懂得,人随时都会失去一切,但是我们天天在执著于,自己拥有的一切,包括我们的身体,都不知道,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一切,随时都会失去的,所以叫你们放下人间的烦恼,就是不要过分地把心放在,你认为你很关心很爱护,或者对你有意的或者无意的,别人的身上,当你一旦集中在别人的身上,你自己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,所以学佛人对孩子也是,你越不在乎他,你越有可能爱他,你太在乎他你对他好,只是满足你自己的对他的爱欲而已,因为因缘变化,一切都会变。学佛人总是误以为,我们自己的执著,可以让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变,所以颠倒梦想,用你自己全身心的力量,包括爱憎,想去绑住别人,最后离你越来越远。 我们人很多时候太在乎自己,就是被自己弄得受伤,我们很多人就是因为心里迷惑的时候,才会助长自己的心无所归,人不怕执著,怕的是看不清什么叫执著,做错了什么,首先要了解我们自身的佛性,我们自身的佛性不是在口头上,不是只知念经,口头上的禅,要禅到心里,要了解空性。 想一想,我们在人间每一次搬家,有多少东西带不走,我们一生搬了多少次家,我们留下了多少,当我们人整个灵魂搬家的时候,也就是涅槃的时候,我们又有多少可以带走的,所以要学会感知佛性,才能了解它,你要知道、感受到,菩萨对我们的爱,告诉我们的真谛,要有离苦得乐的慈悲心,你才能了解空性,所以任何人不能离苦得乐,没有了慈悲心,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空性,因为一切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只有佛性可以禅定在你的心中。只有当你自己觉悟了,你才会明白什么叫空性,当一个人要走了,他才知道,我来这个世界干吗,我做了些什么,我做对了什么,我做错了什么,一切如梦幻泡影,所以心里要真正地觉悟佛性,你看谁都是佛。心里美,看谁都美;心里丑恶,看谁都是丑恶,所以要引佛住心,把佛引到你的心里来住在你的心里,合一无分,就是完全把佛放在心中。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,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力,正精进地延伸,什么叫正精进,一个人天天念经学佛、放下、忍辱、精进,就会增加你的五力,五力是哪几种五力,第一叫信力,第二叫念力,第三叫进力,精进的进,第四叫定力,第五叫慧力,一个人能解决问题,他就有慧力,一个人碰到什么事情不贪不求,就有定力,别人不敢去做,别人很懒不去做,你拼命地去做,就是进力,念头不去想,叫念力坚强,相信菩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切烦恼,这叫信力,精进地延伸,慢慢地加大,那么变成一种力量,因为你每天在学佛念经,每天在进步,所以你的力量是无穷的。 师父希望你们广发菩提心,愿菩提,这个愿就是愿力,愿力要和菩萨在一起,要行菩提,做的事情要像菩提,要上求佛果,下化众生,要发菩提心,学会布施很重要,如果你今天布施,讲自己的功德,那么你就是入世,如果你今天布施,在帮助别人,忘记自己,你就在布施出世的功德,每做一件善事,不要心里去想,这是我的功德,要学会放下,很多人做好事,早就把自己做的好事忘掉了,左手做善事,右手就忘掉了。没有解脱的布施,那是做善事,任何人必须要解脱,如果你做任何事情,想让别人知道,要出名,这个人做的布施不是功德,是人间的福分,如果是成功,成为功德,你就要有解脱的资本,那就是开悟醒悟,我们要学佛,做善事、做好人,不要做杂念四起的,我们说,凡夫俗子,所以佛教本性讲的就是空性。 我们心灵法门,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禅定,禅定就是一种悟性,这种空性,就是用发展的眼光、变化的眼光,来看问题,所以你的佛性,你就会明白那是无始无终的,所以任何一个执著的人,总把别人看死了看扁了,这种人就叫凡夫俗子,因为佛性无始无终,不增不减,不生不灭,它没有增减、没有生灭,实际上才能照见你的五蕴皆空,明白你内心的佛性。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,你今天动出来一个念头,是好的念头,也会灭掉,灭掉之后,这个善念就像没有动过一样,你今天动了一个不好的念头,你也会过去、忘记,过去之后就等于没有了,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,理解念头是虚空的,理解佛性本身到最后也是虚空的,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色受相行识,全部管住,看成是一种幻生,不是真正的身体,是一种幻生,我待会儿再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,你比方说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我问你们,你们曾经想过一件事情,过去想过的,现在还想吗,没了吧,你们过去曾有过的痛苦,一想到就痛苦,过了之后是不是不痛苦了,你过去很幸福,想想小时候,或者你们曾经结婚的时候。 曾经有一个生日party的时候,你们觉得这么多人来给面子,非常开心,圆满结束,你们现在想起来,是不是像虚幻的一样,就没有了,这就是你所承受的,你想象的,你当时的感觉意识,这全是空的,就让你们不要再去回忆过去,不要再去想过去,你才能看得到你的佛性,真正的本性,连你的身体,你都要知道,不是你的,你能控制自己身体吗,你都控制不住,你能让自己身体不生病吗,因为幻生,就是你的生命和你的身体,实际上都是虚幻的,它是没有究竟的,什么叫没有究竟,没有到底的,你看我们只有灵魂,可以一直修到天上去,但是我们的身体是修不到天上的,死了,这辈子这个身体就没有了,这个人某某某就从此以后结束了,所以幻化的东西它是有生灭的,生出来了,最后又灭掉了,所以没有究竟,没有到底的事情。 所以虚空本身就是坛城,坛城就是你的光芒,如果你能理解,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、空无的,那你的光芒就会照耀你的整个的人生,也就是说,这个人不为名不为利地去帮助别人,去照顾别人,去理解别人,这个人理解别人、帮助别人,那些美德,那是像坛城一样永远可留着的,所以很多人,人走了,大家还怀念他,还有很多人,人走了,大家都唾弃他,还有的人走了,一个月、一个星期的怀念,可能几天的怀念,人家就把他忘了,你们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,所以师父跟你们讲,佛菩萨在上面,他看着我们,关照着我们,我们如果是见性之人,我们看得到菩萨,我们知道菩萨在帮助我们,在管着我们,我们立刻就得到法喜和得到悟性,如果你不能感受到菩萨在你的心中,在你的坛城上,就是说你没有这个福气,去享受菩萨给你的光芒,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,他一辈子见不到菩萨,实际上菩萨早就在你的心中,你的良心,你的慈悲心,就是你的佛性,当一个人没有菩萨心,没有良心,自以为是的时候,很快地,他就会失去更多。
4. 转念成善 转识成智
人向内看,不要向外看,看自己的心动不动,叫如如不动,你整天看外面的话,你被红尘所染,就会经常如影见形。看见一个东西马上就觉得它是存在的,别人说风就是雨,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在网上谎言满天飞,因为他的心乱了,他什么都相信,如影见形。红尘中风吹草动,你马上就不能稳住自己。 学佛人必须心里明白,一个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,才能听到、听清楚外面任何的杂音是什么,才能看到心里,知道自己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。你们现在不安静地坐着听,你们永远不知道你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,你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。一个有智慧的人,不是注重外表,而是要看到自己内心的深处。 学菩萨,就是要用智慧去看人间的一切事物。智慧从哪里来的?安静,静能生慧。一个能安静的人一定有智慧;碰到什么事情就跳、碰到什么事情就闹的人,智慧早就远离他了。智慧从内心中来。一个人如果用智慧来看问题,就会吸收到知识,就会关注自己的根,那个根就是阿摩罗识,就会让智慧的萌芽、本性的般若慢慢地长大、长得快。 师父今天还要跟你们说怎么样来转识成智。一个人的意识产生不好的杂念,要赶快把它转变,变成智慧。比方说,你因为听到别人讲你,很不开心,当你看到他的时候,就给他眼色看,你就对他不好,表情冷漠,给他一种冷脸看,你这个意识是非常不对的。菩萨说要把这些东西转为智慧。怎么转呢?你脑子里要想:“今天他讲我,我明天还想不想让他讲我?不想了。”好,既然他今天讲你,对你是误解,或者你的确是不好,没关系,要转识成智,要转变自己的意识,变成智慧,“今天他讲我不好,我还要对他好,他明天就不讲我了;如果今天因为他给我脸看,讲了不好,我就不理他,我就给他脸看,明天他不是讲我了,那是骂我了”。你这么一想,你冲着他很客气地笑笑,对他还是像不知道他讲过你一样,是不是他明天可能讲讲,没意思了,就不讲你了?他不讲你,你是不是拥有智慧了?你今天给他脸看,好像是报复了,但是他明天、后天还会对你更多地报复,讲你不好。你到底想让别人讲你不好,还是想解决这个问题?这就是转识成智。 我举个例子,你们一听就明白。家里有个亲人对你不好,你必须像没发现一样,“他今天可能不开心,不是对我的”。就算他对你的,你用这个意识来解决这个问题,当没事发生一样,他第二天就好了,你不是拥有智慧了吗?菩萨为什么叫我们转识成智?就是要明白智慧会再生的,就是继续的。如果你今天没有用智慧,智慧就没了;你今天用了智慧,明天还会生出来智慧;你今天没有用智慧,你很快就拥有烦恼;当你拥有烦恼之后,你的苦恼、恨、难受、难过一切都会来。 所以菩萨叫我们要把“色受想行识”五蕴都转化,要把它转化为力量,转化为能量。每一个人都要有能量的。不开心的时候,让自己开心一点,你们几个人做得到?能够做到的人就是转识成智。自己开心的时候,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太开心,你们有几个人做得到?开心的时候像疯子一样,不开心的时候像傻子一样。这就是菩萨在2500年前就告诉我们,一个人不能随着自己的心而转。外境在转,你的心不能转,所以叫如如不动。人家在生气,你也生气,你好的气场就随着人家不好的气场而转变,那么这个气就转变了。所以人在转气质,每一个人都在转变自己的气质。修得好的人越来越稳重,女人像女人,男人像男人,就是越来越稳重,那这个人的精气神就跟别人不一样。一个有智慧的人静得下来,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时刻在心里拥有一把“金钥匙”,这把“金钥匙”就是让你的左心室痛苦的时候,打开你的右心室,来分散左心室的烦恼和痛苦;当你的右心室感到胸闷,非常地难受,不能接受的时候,打开你的左心室,来接受右心室给你带来的烦恼。这就是转换。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内心深处的六个“贼”。这个“贼”,要把它掏空。所以法师根本不能去听别人说什么,根本不能去说别人什么。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说、不听,出口就是“阿弥陀佛”,闭口就是“阿弥陀佛”。像我们出口“观世音菩萨保佑你”,闭口“观世音菩萨加持你”。五蕴,当你知道了、能够控制好了,你也会慢慢理解受想行识是虚空的,不是真实的感受。因为它会过去——不是真实的想象,也会过去——不是真实的行为。我们小时候做了很多真实的行为,现在到哪里去了?受想行……最后你们活到今天一辈子,脑子里想过多少事情,你们当时动过多少脑筋?这种意识存在在你们的思维中,到现在在哪里?没了。这就是告诉你们,如镜见形。如一面镜子一样,你这个人照着镜子,这个形状在;等到你离开了这面镜子,你这个人形状就没有了,那这面镜子还是镜子。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没有五蕴,你当然是空的。当你心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,你说你能照见五蕴皆空吗? 接下来跟大家讲,世出世间,本来不生不灭。人在这个世界上,谁都会死,谁都会再生,生和死实际上就是世出世间,就是不生不灭。生了,死了;死了,又生了;生了,再死了……是不是不生不灭?我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家买了米,吃完了,米买过吗?买过的,吃完了。吃完了之后再买,再买再吃完,吃完了再买,你说是不是不生不灭?讲得不好听一点,夫妻吵架,吵过了,好了,好了再吵,吵了再好,好了再吵,有生灭吗?谁能说这次吵完之后,我们永远不吵了?可能吗?这就是无生无灭。不学佛的人,凡夫以生灭心看世出世间一切万法,就是说,“这个事情发生了”“哎呀,你看发生了”,他没看到这件事情会过去。所以很多人脑子就是想这件事情想不通,他觉得这个事情不会变化的。实际上,世间一切万法皆以生灭心来看,那不就是凡夫?凡夫,你才能看这世界没了、有了,就是这样。觉得没了就没了;有了,“哎哟,又来了”。我知我见,你看到的事情,你见到的事情,你就认为它存在;你没有看到的事情,你没有见到它的消亡,你就觉得它不存在,那么你就离佛太远了。 一个人知道这个事情是无常的,你就懂得生灭心。你今天对这个人好,一天一天会过去;你恨这个人,一天一天,他也是见一次少一次。你去恨他干吗?你不想见他,你见一次少一次,你这种心态……如果你很恨你老公,你用不着告诉他,你心里想:我大概还能见他几次,大概写个数字,还能见他500次,或者1000次、3000次,他下班回来,每天勾掉一次好了。你还会去恨他吗?不会了。人这才懂得珍惜。
19. 转识成智是妙法
我们要转识成智,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转换成智慧。智慧是什么?就是我今天不跟你吵,你以后就不会跟我闹;我今天对孩子能够理解,孩子就会孝顺妈妈;我今天能够懂得放平等心去对别人,别人一定也会对我有平等心。转凡成圣,就是经常把自己要的东西送给别人,你整天地布施,别人就说你是个好人,能够帮助别人,整天想到别人,你已经超脱了凡人,你就是一个圣人。 实际上凡夫的智商是不能了解佛法的,凡夫有智商,这点IQ[智商]、EQ[情商]没有用的,他不能了解佛法。在人间的一切,吃住行卧都是佛法,佛法的奥妙尽在其中。师父告诉你们,为什么吃、住、行都是修心。你今天帮一个孩子做饭的时候,你说:“观世音菩萨,我帮孩子做饭,今后将来我要让他好好学佛,他就是一个未来的菩萨,所以我现在供养孩子,就是在供养菩萨。”“观世音菩萨,今天我念完经睡觉,我心里有佛,愿佛性在我心中常住,我心中有道场。我今天睡觉没有白花时间,因为我修心,睡觉之后为了明天更好地念经。”你跟观世音菩萨这么一讲,你整个晚上睡觉就不叫浪费。所以过去对法师要求很高,一天5个小时、6个小时,不许他们昏睡,因为人睡得多了会昏的,昏头昏脑。你们刚刚睡醒的时候昏头昏脑吗?站都站不直,为什么?经常睡觉的人会迷惑颠倒的,脑子不清楚。 师父跟你们讲,吃、住、行、卧,走路很多人也在念经,这就是奥妙。我曾经讲过一件事情给你们听,那时香港有一架飞机飞到韩国去旅游,临飞前突然宣布说飞机上要重新检查,有好几个零件出问题了,在试那些叶片的时候,结果有几个机叶没动,可能要两个小时,让大家在飞机上耐心等待,要修、要检查。结果两个小时过去了,还不行,叫大家全部下飞机,一片骂声。我们佛友告诉我这件事情,说他很开心,他下来坐在那里等飞机修的时候,人家都在骂,他在念经,等两三张小房子念好了,飞机修好了,他说:“我一点都没浪费时间。”骂的人是不是自己心里很难过?生气吧?他说什么?他说:“求菩萨保佑,还好念经了,如果不早发现,飞上去再叶片不动,掉下来连命都没了。让我又念经又保证安全,感谢观世音菩萨!”是不是心态?心态很重要的。过去曾经做过调查,凡是在素菜馆吃饭的人,几乎不吵架的。所以学佛人、喜欢吃素食的人,他的素质也很高。 佛法是教育,佛的智慧是无上的。在学佛的过程中会产生无限的障碍。你们学佛想没有障碍,可能吗?你说“我学佛学得一点都没有烦恼”,哪有可能?你越往山上爬,是不是风越大?你越帮人,帮人家背的业障是不是越大?所以要懂得无上智慧。要记住,我们在学佛中都会有障碍,稍不留神人会走偏、会误解。对别人的不了解、走偏,你会耽误时间,所以要有明师指导。 用本性的纯智,就是非常纯洁的智慧。很多人有智慧,“我帮助你了,但是我想从你身边得到回报”,这种不是纯善;帮助别人,要没有回报,叫纯善。要有纯洁的智慧去证悟佛法,去行佛。行佛就是走着佛陀的路,和当年佛陀僧团去托钵乞食一样。佛陀为什么要叫僧团这样做?第一,让你排队,不管男女老少,不管你过去是不是皇亲贵族、太子,今天都是一样的,拿个碗请求别人供养,那么你就放下了自己的傲慢心。第二,给你饭的人,你可以让他培养出慈悲心。因为他给你饭的时候,他觉得在很开心地布施。他有布施心,你有感恩心,又去除贡高我慢心。那时比丘、比丘尼跟着佛陀出去托钵乞食,家家敲门,有的人给你差一点,有的给你好一点,有的说“我没有了”,你全要接受,就是来放下你的贡高我慢心。 因为众生在这个世界是迷惑颠倒的,所以佛才会出现。因为众生把赚钱认为是第一,所以佛才会来教导我们,钱财都是空的;因为众生认为色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,所以佛陀才传下了佛法,告诉我们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人生的男女之爱都会过去,唯有佛性长存。佛陀知道我们有这些五欲六尘,才到人间来救度我们,创立了佛教,让我们不要走偏。佛吃了很多和人一样的苦,所以众生与佛本为一体。很多人说佛是众生,佛是先觉悟的众生。什么叫佛?就比你们早一点觉悟。你们不能小看自己,经常拿块镜子照照自己像不像佛,不是表面像,要眼睛露出无限的慈悲。很多人眼睛都能布施的,看见这个人很可怜,眼睛那种感恩心、慈悲心都出来,眼睛会传神的。你看看一个人长得再好看,你去跟他讲两三句话,眼睛发呆,人家就说他脑子坏掉了。你去看神经病病人,表面上都很好,一点都看不出来……我过去帮助那些弱能儿童协康会的小孩子,去慰问他们,那些小孩子跑过来“Hello![你好!]”跟你很好,一看很好,个个看出来都没毛病,你跟他讲两三句话,过一会儿眼睛不动了,你就知道脑子出问题。所以眼睛要慈悲。 佛就是先觉悟的众生,众生就是未来佛,佛是无上的智慧者。佛菩萨能够多多地帮助你们,你们就要精进地学佛,精进地延伸自己佛的能量。学佛人都有能量,你们只要广发菩提心、菩提愿,行菩提,那就会有一种能量。这个是什么能量?你对别人好,别人会对你好吗?你受气的时候,别人会来安慰你吗?很多人都来帮助你、安慰你,你有没有能量?那你这点能量是怎么来的?因为你是帮助别人,你平时一直在造善因、行菩萨道,等到你有一点困苦的时候,大家都来帮助你,大家都来爱护你,每个人都尊敬你。
3. 意识是心中的蕴
今天跟大家讲得要稍微深一点。首先跟大家讲,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。意识也有行为的,比方说,你想做一件什么事情,你的行为出来了,但是你在脑子里想做一件什么事情,你脑子里去想做,叫意识行为。虽然你的手没有动,脚没有动,嘴巴没有动,身体没有任何的行为,但是你的意识中已经在动了。有的人在心里骂人,有的人在心里忌妒别人,有的人在心里恨别人,有的人在心里爱别人,这些全部都属于心理行为。心理行为,这个“行”主要是在你的大脑里,就叫行蕴——五蕴皆空的“蕴”。在大脑中有这个行为了,就产生不为人关注的“蕴想”,蕴想就是在里面,用现在的话讲叫闷想,闷在心里想问题。蕴想也是意识的一种,因为你的意识意识到这个问题了,那么你就会想。你意识到别人看不起你,你就会去想;想了之后,恨别人,要去解释,要去把这个事情跟别人沟通一下,那么这意识就出来了。 意识分成很多层次,有的意识在潜意识,有的在深层意识。潜意识就是,别人眼睛冲你很凶狠地看一眼,你觉得“我做错什么了?他为什么对我这样?”深层意识就是,你已经感受到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产生的一个跌宕起伏的波,就是力量的波涛。 深层意识,实际上从佛学上就是要从九识开始讲。眼睛看见的叫“眼识”。耳朵听见的会产生耳朵的意识。眼睛的意识,耳朵的意识,还有鼻子闻到之后你会产生意识,“好香啊,这咖啡好香啊”。舌头尝到味道了,舌也会有意识。身体会有意识。第六意识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人的第六灵感。你看他一眼,你就知道他对你好不好,对你喜欢不喜欢;这个事情,你意识中觉得能不能做,你跟他一沟通,你觉得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,这是第六意识。第七意识就是末那识,就是分别意识。今天看见别人多看你一眼,这个眼睛是带着善意的,你的末那识就开始分别,“这是个好人,他对我有好感”;如果别人对你很凶恶地看了一眼,你的末那识接受了之后,就会感觉到“我的意识中他对我有恶意,他对我不怀好意”,末那识就出来了。第七意识无定体,就是没有固定的,因为没有到第八深层意识的时候,你的第七意识只是一种感觉。比方说人家看你一眼,觉得好像眼睛不是太友善,这个时候,“无定体”就是没有定下来的一个意识,你觉得这个人对你不好;但是突然之间你跟他聊聊,他又对你很有兴趣,对你好了,你这个意识转变了,“他不是对我,他刚刚看我可能是他自己心里不开心”。这个意识转变了,第七意识末那识就开始转变了。如果这个人每天都对你很凶,每天都对你不好,你开始接受他这种不好的意识,第七意识,进入到你的第八意识,就是阿赖耶识,不管好的坏的都会进去。进去了之后,接下来你就会产生一个固定的概念和想法,“这个人是坏人,他每天对我这么凶”“这个人是一个好人,他每天对我这么好的”,就算离开他了,在你的阿赖耶识中是跑不掉的,已经在你的心中种下了“我很喜欢他,这个人是好人”“我很恨他,这个人是坏人”,这个意识已经固定在你的第八意识中。就像我们看人一样,第六意识看了一个人,“这个人蛮好的,好人”,然后边上一个人跟你说这个人脑子有问题的,你这个第七意识开始分别“是脑子有问题吗?”你跟他一接触之后,觉得他真的有问题,好了,进入到第八意识,你就觉得这个人是有问题的。等到你下次再看见他的时候,你不会尊重他,他不管说什么话,你就冲着他笑,因为你知道他脑子坏掉了,这就是阿赖耶识起的作用。 善缘和恶缘,当进入了第八意识中,就开始成为染著和干净,染和净就开始了。在第八意识中,我们暂且把不好的意识称为染著,在你心中产生不好的想法;净就是干净。你们来上课,看见一个你很喜欢的人,跟他打招呼,帮他留一点饭菜,或者对他特别开心,这是你的第八意识起作用了。因为你的第八意识把他储存在你的“电脑”里是属于好人,你喜欢他,所以见到他你就给他留菜,有的人早到了,给他留个位子,就是这么来的,第八意识起作用。第七意识末那识,是在第八意识形成之前的一个辨别意识、分别意识,然后进入第八意识。 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第九意识。佛陀说过“众生皆具佛性”,这个佛性在第几意识中?在第九。第九意识叫阿摩罗识。阿摩罗识实际上就是你的良心、本性、佛性的所在地。所以一个人再坏,他也有良心。只要进入了第九意识,他就做不出坏的事情。意识,今天跟大家讲的是多层次的。我为什么先要简单地跟你们讲一讲人大脑的意识?佛法把一个人的大脑都分析得这么清清楚楚,这是在2500年前,科学那时还没那么昌明,还不知道大脑的结构,心理学家还不知道意识的存在,我们伟大的佛陀已经知道人的思维是怎么形成的。现在你们知道了吗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这是五个“识”;第六意识就是“意”,意识存在;然后接下来就是末那识——第七意识;阿赖耶识——第八意识;第九意识——阿摩罗识,就是你的本性。 接下来,师父就给你们讲重点。佛法里讲,要经常关住自己的“门”,不要让人间的任何意识流入到你的内心。也就是说,眼睛不要去看不该看的东西,耳朵不要去听不该听的东西,鼻子不要去闻不该闻的东西。一个好孩子,眼睛去看了色情的东西,大脑马上就开始在第六意识、第七意识转变,然后产生一个淫念出来,进入你的第八意识,好了,你这个人就淫荡了。如果你今天鼻子去闻了,“这个烧烤特别香”,接下来进入你的第七意识“分别”,进入你的第八意识,你以后看见烧烤就想吃。如果你觉得你的身体“我喜欢舒服”,慢慢地时间长了,就进入你的深层意识第八意识,你整天想舒服。所以佛法叫你们关住自己的“门窗”,也就是说眼睛不要乱看,嘴巴不要乱说,耳朵不要乱听,鼻子不要乱闻,身体不要乱动,意念不要乱想,这就是关住你们的“门窗”,然后你在内心世界的“蕴”才会干净。 我举个简单例子,外面都是灰尘,你们坐在房间里,门窗都关着,外面的灰尘进得来吗?你只要把窗户一打开,正好有沙尘暴,那些灰尘全部进入你的房间,你说你这个房间还能干净吗?所以为什么法师要到山上去修?因为不食人间烟火。不要去听人间不好的东西,很多人一辈子修不好,就是太喜欢探听别人的消息,听别人说什么,什么都要问,什么都想知道,你说他还修得好吗?生活中两个人,如果这个人说“我从来不想打听人家事情的”,这个人就叫修心;什么都要打听的人,这人就修不好心,心就不会明,因为只要打听到东西,这个“蕴”就开始运作了。《心经》里叫我们五蕴皆空,也就是说不要有思维,不要被外面世界的五蕴——污泥浊水、红尘遮住,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心,你就能明白自己的心到底是干净还是不干净。所以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很多,知道了太多,这种人五蕴不空。什么都想知道,你说你的心会安静吗?举个简单例子,你的心就像一个房间,什么东西都往你的房间里堆,垃圾也堆,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往里面堆,堆到最后,这间房间堆满了味道,一走进去就像仓库的味道。你们去看看好了,进厨房间,是不是有厨房间特殊的味道?什么东西堆得多了,这间房间就产生什么味道。